宋教仁喋血上海车站 1913年年初,宋教仁从老家桃源动身,经长沙、武汉沿江东下,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视察党务,当时,国民党在选战中接连获胜,凯歌频传。宋教仁在各地演讲中批评时局,抨击袁世凯和赵秉钧“自掘坟墓,自取灭亡”,并说出“我们再起来革命”的话。在南京的演讲言辞更加激烈,把袁说得一无是处。 当时有人提醒宋教仁,再这样公开抨击下去,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但宋教仁若无其事地笑笑:“无妨,吾此行统一全局,调和南北,正正堂堂,何足畏惧?”他一直沉浸在民国带来的虚幻共和民主氛围中,甚至还吟诗“海门潮正涌,我欲挽强弓”,对未来组阁充满希望。 国民党赢得国会多数席位后,袁世凯立刻电邀宋教仁进京共商国是。 3月20日,宋教仁从上海车站出发,欲北上进京。当晚10时许,黄兴、廖仲恺、于右任等人到月台为宋教仁送行。当宋教仁一只脚跨进车门时,突然一名穿黑呢绒军衣的男子拔出手枪。据现场目击者回忆,“突于宋君背后闪出一人,出手枪连发三出。第一出中宋君右肋,斜入腹部;第二出向黄克强身边掠过;第三出从吴君颂华胯下而过,幸未伤人”。凶手趁乱逃走。黄、于等人七手八脚将宋教仁送到附近医院。 在医院,主治医生发现子弹头有毒——这说明行刺者非置宋教仁于死地不可。宋教仁从昏迷中醒来,挣扎着说:“这次我北上的目的,是要竭力调和南北意见,以便集中全国力量一致对外。但我不能活下去了,你们快拿纸笔来代我写遗电。” 黄兴匆忙取来纸笔,记录下来宋教仁临终前要给袁世凯发的遗电:“北京袁大总统鉴:窃思仁自受教以来,即束身自爱,虽寡过之未获,从未结怨于私人……今国本未固,民福不增,遽尔撒手,死有余恨。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会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临死哀言,尚祈鉴纳。” 因伤势严重,流血过多,23日凌晨,抢救无效,“国民党教父”宋教仁与世长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