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后,近代史教科书及相关著作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林则徐的历史形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说林则徐是少数进步人士的代表者,这种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依靠人民的力量云云。195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林增平的《中国近代史》,说林则徐自到广东以后,就着手整顿广东海防,并开始了解国外情况;特别是林则徐有依靠民众的思想,深信“民心可用”,确认民众“必能自保身家,团结御侮”。198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来新夏的《林则徐年谱》,给林则徐定位如下:坚决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者和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杨国桢的《林则徐传》,1995年又出版了其修订本,给林则徐的定位是:杰出的政治家与民族英雄,领导禁烟抗英斗争和探求西方知识的努力,在近代历史上起了先驱者的作用。1993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傅美林、陈文蔚的《新编中国近代史》,说林则徐厉行禁烟政策,但并不反对正常的中外贸易;提出“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主张;林则徐用心研究国际形势,派人翻译外国书报了解情况。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郑师渠的《中国近代史》,书中说:虎门销烟后,林则徐宣布开放中英贸易,但要求进口商船出具甘结,保证永不夹带鸦片;林则徐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行径,但是并不禁止外商进行正当贸易;林则徐还不顾清政府高级官员不得与外国人往来的惯例,向他们宣讲清政府的禁烟政策,沟通了中外之间的必要联系。 在这些历史叙述中,为了衬托林则徐,琦善等人甚至道光都成了反动派、昏君、卖国贼。如果不是他们的捣乱与破坏,广大人民群众在林则徐的领导下,肯定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林则徐就这样走上了历史神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