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舞蹈与其他民间舞蹈一样来自干生活。维吾尔族人民早先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大草原卜。后称层至古西域(今新疆),由草原牧骑生活发展到地区的农业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信奉过萨满、摩尼、佛、伊斯兰等宗教。这种经济生活和宗教文化在维吾尔族舞蹈中留下了多重的文化印迹,使之既有历史中《胡腾》、《胡旋》的风韵,又有萨满跳神的姿态;既有古波斯、阿拉伯舞蹈的神态,又有邻近民族舞风的余味。 维吾尔族舞蹈在继承古代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鹊族乐舞的传统基础上,又吸收古西域乐舞的精华,经过历代新疆各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和长期发展与演变,不断追求完善,形成具有多种形式和特殊风格的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维吾尔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强调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而产生的立感,给人一种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觉。维吾尔族舞蹈节奏的基本特征:维吾尔族舞蹈节奏,多用切分音、附点节奏和在弱拍处给以强势的艺术处理。维吾尔族舞蹈律动的基本特征:为膝部规律性的连续颤动和变换动作时一瞬间的微颤,使其动作衔接自然潇洒、柔和优美。 舞蹈动作擅长运用头部和手腕。通过移颈、头部的摇、挑和手部的翻腕、绕腕、击腕等丰富多变的动作,特别是“先正看而后低首闭目”的眉眼运用,构成维巧充分表现出放鸭姑娘在群鸭中愉快劳动的感情,很是动人。 维吾尔族的柔软下腰有快慢之分,如着名维吾尔族舞蹈家阿依吐拉表演的舞蹈《摘葡萄》中的动脖子下腰,像雕塑似的,弯下去很软,起来时却韧性十足,柔肩、手腕、腿等的巧妙配合与变化。 “手鼓舞”是以手鼓伴奏的一种舞蹈形式。它的特点是,在舞蹈中手鼓随舞蹈者动作变化而即兴伴奏。手鼓可以伴奏,同时又可以直接做为表演工具。因其手鼓的伴奏,烘托了气氛,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没有手鼓伴奏,这一舞蹈定将大为逊色。可以说,手鼓表演的舞蹈在人们眼里已成为新疆舞的代名词了。 除以上的所述的表演形式外,还有“萨玛舞”、“拉孜库姆”、“夏地亚纳”、“道具舞”等。总的来说,经过历代新疆各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和舞蹈工作者的不断追求,维吾尔族舞蹈已成为民族色彩鲜明、风格独特、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歌舞艺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