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登陆时,留在日本的部队是:美3师(登陆前,留在日本的是战略预备队美7师) 二次战争中,西线四野部队的对手,即第8集团军,是人民军的手下败将;东线三野部队的对手,是第10军,是仁川登陆的部队,是胜利之师。 就建制来说,也以美10军较为充实,美10军3个师,总兵力是6.3万人,其中陆1师、美7师均为2.5万左右,只有美3师是1万多人;而第8集团军4个师,兵力仅为6.32万人,各师均只有1万多人。加上空降187团即为6.82万人。 大致说来: 陆1师是一流部队,建制充实; 骑兵1师是二流部队,建制不充实; 美2师是三流部队,建制不充实; 美3、7、24、25师是四流部队。除7师较充实外,其余不充实。 美24、25师参战较早,损失也最大,战力较差,其中24师师长迪安被人民军活捉,后由丘奇继任。 美3师是一支刚组建的部队,战斗力较弱。美3、7师虽然都没有经历过仁川登陆前的美军大溃败,但却调出一些部队,来加强第8集团军这帮屡败之师。 美7师在加入仁川登陆战之前,鉴于兵力不足,于是补入8600名韩国人,使其兵力达到了2.5万。 七、9兵团作战中,在指挥上出现的一些问题 1950年11月12日,毛主席致电彭德怀:“美军陆战第1师战斗力据说是美军中最强的,我军以4个师围歼其两个团,似乎还不够,应有一个至两个师作预备队。9兵团的26军应靠近前线,作战预备必须充分,战争指挥必须是精心组织的,请不断指导宋陶完成任务。” 应该说,宋时轮确实犯了一个错误,他在柳潭里投入4个师,围歼陆1师5、7两个团,结果柳潭里没拿下来。兵力投入不足,低估陆1师的强大战斗力,确实是宋时轮、陶勇的一个失误。至于彭德怀对9兵团的“不断指导”,则未见史书记载。 作为第二梯队,26军在二次战争中歼敌2000余人,一梯队27军歼5000余人,一梯队20军歼6000余人,合计歼13916人(这是我们自己的资料,与美方资料存在一定出入)。 事实上,身为第二梯队,歼敌数不见得非凡少,以济南战争中的第二梯队31军论,歼敌数列第三名,1.5万人。(第一名是27军,歼2.8万;第二名是28军,歼1.7万)。 不过,美军的快速机动能力,显然不是困在济南城一动不动的王耀武所能比肩。26军在二次战争中,没少跑冤枉路,但却使不上劲,主要原因是20、27军先打响战斗、尔后美军动用其超强的机动能力快速后撤。 也许让26军担任二梯队,根本就是错的,如能与20、27军同时参与围歼,形成对陆1师的绝对优势兵力就好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