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苏的最初岁月 1925年10月19日,蒋经国搭乘“远东”号货轮从上海出发,低达海参崴,再改坐火车经西伯利亚,于11月底到达莫斯科。与他同去的有廖仲恺之子廖承志,叶楚怆之子叶南,邵力子之子邵志刚,于佑任之女于芝秀和女婿屈武,冯玉祥之子冯洪国和女儿冯弗能等22人。 莫斯科中山大学位于莫斯科沃尔霍夫大街15号,是1925年苏共中央为纪念已故的孙中山先生而创办的,专收中国留学生,目的是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当时正值国共第一次合作,留学生由国共两党共同推荐,邓小平、张闻天、左权、王明和徐君虎等都曾是蒋经国在中山大学的同学。 蒋经国留苏前还有一段小插曲:1925年蒋经国正在北平吴稚晖所办的“海外补习学校”学习俄文,因参加反对北洋政府的游行示威,被北平警察局关押两周,获释后他来到广州黄埔探亲。当时进步学生都以赴苏联留学为荣,黄埔军校正派一批学生赴苏留学,但都要人保荐。蒋经国与几位朋友决定申请,并要求吴稚晖推荐。吴稚晖问他为什么想远适异国,蒋经国答说:“为了革命。”吴大笑:“革命就是造反,难道你不怕吗?”蒋经国表示不怕,吴稚晖告诉他:“革命不是这么简单的吧?你要去考虑一下。”两星期之后,蒋经国又找吴稚晖,表示依然要去莫斯科。 蒋经国要去苏联留学,作为父亲,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是怎样的态度呢?由1925年10月1日蒋介石在日记里的简单记述可见一斑:“我再次提示经国,我决定允许他到苏联进修。” 蒋经国与黄杰 刚满15岁的蒋经国在父亲蒋介石的允许下,和另外一些青年到苏联留学,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一去竟是整整12年,直到1937年才携妻带子返回祖国。这期间,蒋经国曾三次向苏联当局提出回国请求,前两次都未获批准。最后一次,由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中国共产党的协调下,蒋经国才实现了回国的愿望。 初到莫斯科,蒋经国表现得既兴奋又好奇。据蒋经国的同班好友徐君虎回忆:当时蒋经国在所有中大的同学中年纪最小,个头不高,只有一米五多一点,但粗壮墩实,经常穿一件夹克式工人服,戴着鸭舌帽,走起路来蹦蹦跳跳,整天无忧无虑,非常活跃。见到同学就主动伸出手来,操着宁波口音说:“我叫蒋经国,我们是同学啦!” 来到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蒋经国及其同学好像进入了一个自由的世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过去不敢公开大声歌唱的“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歌曲,现在可以尽情地唱了,革命的热情和青春的活力在这里迸发出来,他们渴望中国将来也能像苏联一样。 中山大学开设的课程除俄文、历史、哲学外,还有马列主义和军事科学等。学校里的革命气息很浓,把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在饭堂的墙壁上挂着“中俄联合万岁”、“中国革命成功万岁”的口号。有一次,蒋经国很奇怪地问一位俄国朋友:“为什么红军所穿的衣服和戴的帽子,并不是红的?”朋友告诉他:“我们苏联称自己的军队为红军,是在主义方面讲的,共产主义旗帜是赤色的,我国军队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所以称为红军。”事后蒋经国为自己的幼稚和无知而感到非常惭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