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揭秘:蒋经国留苏期间三次回国请求都遭拒(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1930年6月,中共代表团派他到列宁大学(原中山大学)担任中国学生的助理指导,带领中国学生去外高加索、乌克兰等地参观。
    刚满15岁的蒋经国在父亲蒋介石的允许下,和另外一些青年到苏联留学,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一去竟是整整12年,直到1937年才携妻带子返回祖国。这期间,蒋经国曾三次向苏联当局提出回国请求,前两次都未获批准。最后一次,由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中国共产党的协调下,蒋经国才实现了回国的愿望。
    在一次会议上,蒋经国口头上批评驻莫斯科代表团团长陈绍禹(王明),结果共产国际人员就让他带了一匹马和一些农具,下到莫斯科附近的石可夫村劳动。
    蒋经国曾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这段农村生活:“刚到村中的时候,因为我是外国人,没有一家肯借床铺给我,第一夜我就睡在教堂的车房里。”后来,“我所住的是一间草屋,每天吃的是洋芋艿、黑面包、盐三种食品,房间是由几十块木板搭成的,在牛间的旁边,我的床是由四块板二张木凳搁成的。”村民初见他时用一种挖苦的口气说:“你们是只知道吃面包,而不能做工的人。”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成绩来。到农村的第二天,他就下地耕田,接连耕了五天,得到农夫们的信任,后来又帮助村里解决不少难题,一个月后被村民选为农村苏维埃副主席。
    1932年10月,蒋经国被召回莫斯科待命。1933年春,王明又派蒋经国到条件极艰苦的阿尔泰金矿,掏金、挑柴。10月,蒋经国被分配到斯夫洛斯克的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开始,他干着修马路、抬机器、砍树伐木的苦力活,没过多久就升为技工,又由技工转为技师,因为他干活不怕吃苦,一年后晋升为副厂长,并担任工厂机关报的主编。
    在这里,蒋经国结识了俄罗斯姑娘芬娜。1935年3月15日,蒋经国25岁,芬娜19岁,在一个小小的宿舍里,他们举行了简朴的婚礼。一年后他们有了第一个儿子蒋孝文。
    在乌拉尔将近四年的生活里,蒋经国的生活与旅苏中国学生完全隔离,他的生活举止跟俄罗斯人没有两样,他与芬娜过着艰苦而又幸福的生活。对于何时能回国,已经不是他能决定了的。尽管他也很想回国,尤其是思念他的母亲,回想来苏联前到溪口与母亲告别时,毛福梅颠着小脚是送一程、哭一路,心中更是莫名的惆怅。他在一封信这样写道:“我没有一天不想吃一些我长久没有吃到的家里烧的菜。”此时,回国对他来说,似乎是很遥远的事。
    返回祖国
    事情出现转机是由于“西安事变”的爆发。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经国听到这一消息十分着急,立即写信给苏共领袖斯大林,请求返国探亲。这是蒋经国第三次请求回国。
    刚满15岁的蒋经国在父亲蒋介石的允许下,和另外一些青年到苏联留学,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一去竟是整整12年,直到1937年才携妻带子返回祖国。这期间,蒋经国曾三次向苏联当局提出回国请求,前两次都未获批准。最后一次,由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中国共产党的协调下,蒋经国才实现了回国的愿望。
    对于“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积极促成和平解决。在张学良和杨虎城的邀请下,周恩来来到西安与国民党谈判。据张国焘回忆录中说:“他(指周恩来)的陈词,曾使蒋氏的心情渐平静,似也相信周的真诚。周恩来根本没有说要蒋介石在八项主张上签字的话,只是在气氛轻松的时候,请求蒋氏的指示,并与蒋氏略叙家常。说到其子蒋经国在苏联颇受优待,蒋氏露思子之意。周氏即满口答应,助他父子团聚。”
    从内心讲,蒋介石对儿子是“思之又恨之”,尽管蒋经国在苏联写信反对过他,但儿子最终还是亲骨肉。在蒋经国11岁那年,蒋介石曾说过:“经儿可教,纬儿可爱。”对于儿子,蒋介石是寄予厚望的。在国民党与苏联断交期间,他曾多次求助第三国际,想把蒋经国弄回来,但都失败了。1936年初,蒋廷黻任国民党政府驻苏联大使,行前,蒋介石委托宋美龄转告蒋廷黻,希望他能帮助寻找蒋经国。“西安事变”时,与人谈起儿子蒋经国,蒋介石明显流露思子之情:“经儿赴苏十余年,现杳无信息,他生母日日烧香许愿,盼望儿子回家。唉!十二年不见面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