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历史上的陈世美 揭秘《铡美案》的背后真相(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被称“傻子”其实是称赞

裘盛戎趴在凳子上,只说是自己一个人跑出去看戏,打到第三板的时候,已经见血了,裘盛戎依然说只是自己一个人去看的。就在这个时候,郝师兄想了想说:“你不说我也知道还有谁去了。”说完一板子又落了下去。听到这句话,裘盛戎说:“还有袁世海。”于是,袁世海也跟着挨了十板子。

打完后,两个受伤的人躺在一起养伤,袁世海说裘盛戎不应该把他供出来,应该坚持到底一直都不说。结果裘盛戎对袁世海说:“郝师兄说了,我不说他也知道。”袁世海苦笑着说:“他那是诈你,你真是个傻子!”从此,裘盛戎便有了一个外号——“傻子”。这个外号跟随了他一生。

刘新阳说这个外号之所以被大家认同,其实不是因为挨板子事件,而是但凡跟裘盛戎接触过的人都有的一个共同感觉——他待人憨厚,醉心艺术。为了艺术,他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自然显得“傻”。旧时,许多京剧演员都有外号,比如著名武生俞菊苼,因为性子暴躁,外号就叫“俞毛包”,形容他一肚子毛草,不能近火;著名青衣陈德霖的外号是“老夫子”。他们的这些外号不仅内行知道,外行也知道,大家都这么叫。

关于裘盛戎的外号,有人说,裘盛戎在台上的“精”、“巧”、“绝”、“妙”,也许正是以他在台下的“傻”为前提条件。裘盛戎在台下练功时是那么肯吃苦,琢磨戏情戏理时好像神仙附体,活现出一副愣头愣脑的样子,待人接物时又是那么拙于言词,憨厚有礼,为了追求艺术真理表现出毫无顾忌的作风。这些不都在说明他确实是一个“戏痴”、“傻子”吗?正因如此,只有梨园行的人才以“裘傻子”称之。而广大观众则很少有人知道。事实上,裘盛戎与袁世海这两位未来的京剧艺术家在挨打以后,并没有改弦更张,还是不断地偷偷溜出去看戏,为他们今后的腾飞一点一滴地准备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