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天下之上游。陇右,关中之上游。而秦州其关陇之喉舌”。陇右在战略地位上居挟制关中之势,陇右地势高峻而险塞,进可攻,退可守,又为通关中的锁钥。扼制了秦陇一线,就掌握了用武之便,东上秦陇,可攻雍岐;南下阶成,可取梁益;西指兰会,可占湟河。可见,对陇右的攻守,既维系着诸葛亮北伐事业的成败,也影响到曹魏在关中的安危,同时,也会牵动三国鼎立下的疆场形势。因此,诸葛亮选择“利粮道以战则利”的陇山道,在紧盯祁山的同时,早已料到张郃的出兵路线会与他进攻关中的路线相一致,所以事先派兵把守关陇大道上的军事重镇街亭,使蜀军占有军事上的主动,这一战略举措无疑是正确的。诸葛亮认为“魏军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假以出兵进攻模样,扬言出斜谷攻眉(今陕西眉县东北),并派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今陕西太白),魏果然中计。诸葛亮亲率六万大军西出汉中,迅速攻占祁山,首次上陇北伐。蜀军“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安定、天水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当时,曹魏与东吴连年交战,西部兵力空虚,而且自刘备去世后,魏明帝大兴土木,营造宫殿,疏于对蜀汉的防范。所以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曹魏朝臣一时也拿不出退兵之计。 西驾长安的魏明帝,一面派右将军张郃督步骑五万,自长安西进,以拒蜀军。一面派大将军曹真守陈仓,以拒箕谷之蜀军。坐镇西城的诸葛亮,得知张郃前来拒战,重新部署了作战计划。诸葛亮“违众拔谡”,派参军马谡督诸军在前,首先固守街亭。行事谨慎、思虑周详的诸葛亮,为了保证至关全局的街亭之战万无一失,又派将军高详为其翼,屯兵列柳城;派稗将军王平、督将军李盛、黄袭、张休等皆随马谡疾赴街亭,以拒魏军。并对副将王平说:“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 兵赴街亭,不料马谡既不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行事,又不听稗将王平的谏阻,“依阻南山,不下拒城”。马谡道:“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王平数谏无效,不得已领千人屯兵于街亭之后,以防街亭危急,引兵营救。张郃得知马谡舍水上山,不下拒城,疾驱大军,包围南山,绝其汲道。魏军加紧攻山,蜀军久困渴乏,出战接连失利,马谡料难固守,突围而逃,众皆星散。王平正欲相救,却遇张郃迎面杀来, 王平力穷势孤,鸣鼓自守。张郃疑有伏兵,不敢进逼。王平徐徐收合诸营溃兵撤退。同时,固守列柳城的高详也被魏将郭淮所破。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进无所拒,难以在陇右长驻,不得已迁西县千余户退还汉中。街亭一战是一场战役的失败,丢了街亭,使蜀魏的优劣之势马上发生了逆转。街亭一役,蜀军主力溃败。用诸葛亮的话说:“时师出无成,伤缺而反者众,三郡归降而不能有;姜维,天水之匹夫耳,获之则于魏何损。拔西县千家,不补街亭所丧。”说明在当时什么也比不上街亭失守之重要。 运筹多年的北伐,一出师就先声夺人。在三郡应亮,关中响震,曹魏“朝臣未知计之所出”的形势下,诸葛亮没有忘记要把固守街亭放在重要位置的战略构想。当时,蜀军在祁山、卤城、西城一带,天水关仍被中郎将姜维镇守。上邽城城门紧闭,被秦州刺史郭淮和弃冀城(天水郡治)而逃的天水太守马遵固守。不拿下这些战略咽喉之地,蜀军就不能放胆东进。在蜀军东进受阻的情况下,守住街亭尤为重要。因为蜀魏两军争占的锋线已是关陇大道,街亭位于关陇大道的咽喉之地,谁控制了这条大道,谁就在军事上占了优势与主动权。 从祁山发兵到街亭,路途迂远,行进艰难,既要跋山涉水,又要沿途作战,即使日夜兼行,到达街亭也得三四天。但是为了遏阻魏军翻越陇山,进入陇右,诸葛亮下了很大决心一定要守住街亭。但派谁承担此任最为合适?“一生唯谨慎”的诸葛亮,在这个关键时刻的关键人选上没有听取众臣意见,选派了“好论军机,言过其实”的马谡承担了此一重任。出兵前,诸葛亮告诫马谡“兵扎要道”的目的,就是利用街亭能攻能守的特点,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采用“推衍兵法,作八阵图”等战术与张郃相持会战,靠先进的连弩及阵法,残其兵力,待自己攻下上邽等要地后,合兵迎击张郃。 兵赴街亭,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致使街亭失守,造成了诸葛亮最有可能成功的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街亭之战的失败,教训是深刻的。诸葛亮为北伐倾注了全部精力与心血,他对街亭战略地位的认识明确,部署周密,但就是错用了马谡这个关键性人物。当然,从事实本身来看,失街亭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是诸葛亮用人失当。对诸葛亮来说,一是诸葛亮忘记了刘备临终所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嘱托,被马谡通晓战术理论的才能所迷惑,过分的相信与倚重他的长处而忽视了他缺乏在实战中灵活运用能力这一致命弱点,更没想到马谡会自负到不听他的安排,违令行事。二是诸葛亮派王平、高详、李盛等战将是为了加强对街亭的防守,以防万一。没想到马谡竟然不听王平等人的多次劝告,终致失败。三是张郃是曹魏五大名将之一,诸葛亮没有认识到马谡根本不是张郃的对手,因而没有采纳众臣提出惟有魏延、吴壹可当此任的正确意见,执意派马谡为先锋,委之以驻守街亭的重任,结果招致了不可挽回的失败。 对于北伐的首次失败,诸葛亮痛定思痛。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励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朔,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诸葛亮以右将军,行丞相事。同时,诸葛亮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境内,他不但承担了失败的责任,而且把自己的错误公开宣露,以便接受大家的监督,记取教训。他在严责自己过失的同时,罚不避亲,将马谡“下狱物故”,挥泪斩谡。对忠实执行军令的王平加封奖励,进位寇将军。在失败面前,对于功过是非,能够分理清明,敢于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