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分别敬献花圈的唯一先烈 在杨靖宇公祭安葬仪式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分别敬献了花圈,毛泽东的花圈上书写着“靖宇同志永垂不朽”的挽词,其他领袖的挽词是“靖宇同志千古”。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革命先烈的纪念中是绝无仅有的一次。杨靖宇之所以得享此殊荣,源于他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政治路线、领导东北抗日斗争的丰功伟绩。在东北抗日战争中,杨靖宇在亲密战友、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满洲问题委员会委员魏拯民的协助下,紧紧把握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作出的《一二六指示信》、《六三指示信》和《八一宣言》等重要指示,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成为“东三省第一个执行游击战术的人”和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始者。他是在东北学习贯彻毛泽东著作的第一人,在井冈山斗争经验的指导下,杨靖宇从实际出发,逐步形成了具有东北特色的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战术,努力加强部队内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以“朱德的扁担”为榜样,坚持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强调“咱们领袖都这样做,我又有什么特殊的呢?”以《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指导抗联第1路军的斗争。在与党中央长期失去组织联系的特殊困境中,自觉拥护和贯彻遵义会议以来的党中央政治路线,把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贯彻于东北实际,创造了共产党人在政治和思想上的奇迹。 杨靖宇和毛泽东、朱德没有见过面,但始终尊敬他们,自觉地以毛泽东的思想路线、以朱毛井冈山经验指导东北抗日斗争。1929年6、7月间,杨靖宇在上海党中央训练班和到东北工作后,曾与周恩来和时任满洲省委书记的刘少奇见面,聆听过周恩来对“六大”精神的讲解,深受刘少奇的器重,受命担任抚顺特支书记,有力地推进了抚顺工人运动的发展。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赞誉杨靖宇是“有名的义军领袖……英勇抗日艰苦奋斗的成绩是人所共知的”。在英魂安息之际,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又对杨靖宇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给予他无上的哀荣。 六、唯一受到党中央两代领导核心题词的抗联领导人 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题写“杨靖宇烈士纪念碑”碑名。1995年1月12日,江泽民题写“杨靖宇将军纪念馆”馆名,杨靖宇由此成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唯一受到党中央两代领导核心题词的抗联领导人。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弘扬爱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重要举措,也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弘扬抗联精神、宣传靖宇业绩的重要举措。 英雄屹立天地间,精神感召亿万人。与杨靖宇生死与共的金日成在回忆录《与世纪同行》中深情追忆:“在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抗战的旗帜上,凝聚着中国人民的热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杨靖宇的鲜血”。杨靖宇的事迹和风范,已经熔铸进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的丰碑,为世世代代后来者所学习、所继承、所实践,永远激励后人创造出无愧于先贤的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