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揭秘孙权为何不肯重用凤雏庞统?庞统被削弱的真相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庞统为什么不被孙权重用?在烽烟四起的三国时代,孙权不拘一格、不看门第、不计仇怨的用人艺术,使得东吴集团英才辈出,远胜西蜀,直追曹魏。对于“种瓜自给”的步骘,“家世务农”的阚泽,“将家支庶”的陈表,“未有知名”的张梁,“两代世仇”的刘基,“敌国来降”的甘宁,“使气杀人”的凌统,“嗜酒如命”的胡综,孙权都能各授其职,量才录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深通帝王之术的孙权,何以竟对“才高一时,名动四方”的凤雏庞统不加重用,甚至爱答不理呢?是因为孙权先入为主、刚愎自用,还是庞统盛气凌人、桀骜不驯?如果抛却小说家言为庞统塑造的光环,拨开千古文坛对凤雏的浮夸疑雾,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庞统又会是怎样的形象呢?

一, 江东集团人才济济,文筹武略,是孙权不重视庞统的资本。

略观江东的人才市场,就知道庞统置身其中,根本毫不显眼。“东吴四英将”海内驰名,是当时少有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固不必说。张昭、张纮、顾雍、虞翻仕宦年深,虽然功勋卓著,却为世家大族,起点与平民布衣不同,我们也不拿之与庞统比较。

单以江东的“三流名士”而论,譬如步骘、裴玄、诸葛瑾、夏侯承、卫旌、李肃等等,庞统恐怕也难以望其项背。先说步骘,其自游历吴中以来,稳定交州,计抚三郡,平定叛乱,匡救贤良,驻守西陵二十年,就连曹魏的边境将士都敬仰他的威信。其策论如《表言塞江》、《上疏请备蜀》、《上疏论典校》历陈时弊,十言九中,长篇宏制,高瞻远瞩,大气磅礴,令人见后耳目一新,心生振奋。史家韦昭赞美他说:“骘博研道艺,靡不贯览,性宽雅沈深,能降志辱身。”这评价丝毫没有夸张。

再论裴玄,在吴国任职,官至太中大夫。尝与严畯论管仲、子路,幸传于世。又与其子钦论辩齐桓、晋文、伯夷、柳下惠优劣,各抒己见,皆有文理。其《裴氏新言》更被清代马国翰录在《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其论涉及经、史,兼有王霸、申商、墨翟之道,为孙权治国理政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诸葛瑾、夏侯承、卫旌、李肃等人也各有勋绩,不作详述。而庞统自任周瑜的功曹以来,不像步骘那样有“开疆辟土”之计也还罢了,居然连类似“施政之要”的建言献策也没有。他在东吴期间唯一被世人称道的,大概就只有那次“献连环”,可惜那个连环计是罗贯中替他献的。

二, 庞统为人言过其实,博揽虚名,是孙权厌弃他的重要原因。

庞统既被周瑜征为功曹,自然要对当地的人才详加考察,写下评语,以便“为帝王用”。孙权出于信任周瑜、用人不疑的立场,当然就把庞统推荐的人照单全收了。可是任用之后,孙权发现这些人根本难当大任,甚至品德败坏,就派人问责庞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