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揭秘:近代史上上为人知的清华大学史十件大事(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高端人才的培养之路

1984年清华设立研究生院,成为全国高等院校中首批组建研究生院的学校之一。如今,清华大学在校生人数中,研究生已占六成。《清华园中的创业启蒙》的扉页上,有这样一句话,描述了所有清华学子的心声:“If we dream,everything will be possible(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1988年开始文科复建的漫漫征程

“古今贯通”的学术范式

从初期的“文、理、工、农”综合发展,到1952年院系调整,定位为“工程师的摇篮”,再到1995年重新确立“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发展目标,如何在工科为主的学科结构基础上振兴文理科,成为全体清华人的主要任务。

1981年,清华大学国学院毕业生、陈寅恪先生的弟子、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枢给当时的党中央副主席陈云写信,建议以清华大学为基础创办综合性大学。经过讨论,清华校领导达成初步共识:清华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由此开启清华文科复建的大门。1988年,清华老学长王瑶一次座谈会上深情回顾起上世纪30年代的清华中文系:“清华中文系不仅是大学的一个系,而且是一个有鲜明特色的学派。”

有关复建之后的清华文科的发展思路,著名学者贺麟先生指出,“我们要从检讨这旧的传统观念里,去发现最新的近代精神。从旧的里面去发现新的,叫做‘推陈出新’。必定要旧中之新,有历史渊源的新,才是真正的新。”清华大学原中文系主任徐葆耕将其归纳为“旧中求新方为真新”。这个观点也被称为“古今贯通”,后同“中西融会”一起成为清华大学文科的学术范式。

1993年,清华提出“逐步建设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设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