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姓是中国当今人口最多的第六大姓,尤其在西南和中原地区最有影响。当今杨氏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3.19%,总人口大约在4000万。 杨的名义和图腾 杨,是太阳之意,由“木”和“易”组成。“木”特指神木,也称伏桑树,据说伏桑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也称阳谷,《山海经》中对此有描述。“易”就是“日升汤谷”之形意。居住于汤谷的氏族,通过观察太阳在伏桑树东西两侧的升落高度变化来记时,称伏桑纪历。这伏桑树也称杨树,以此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就是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氏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杨姓的来源与演变 汉族杨姓出自姬姓:杨姓得姓氏在西周初,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周成王封其三弟叔虞在唐,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史称唐叔虞。周康王封唐叔虞次子杼为杨侯,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始以杨为氏,从此世上有了杨姓。杨国封地,乃是姜戎族中一支以杨树为图腾的古杨人得居地,今汾河两岸仍多杨树。杨侯传至第六氏杨康,随周宣王北征,阵亡无后。周宣王命第五子涧,即尚父,以承其祧,直到周幽王时尚父才被封杨侯。犬戎虏周幽王,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阳是为东周。至东周恒王时,杨国被晋武公所灭。这为第一支杨姓,这支杨姓一直活跃于山西洪洞、陕西咸阳和河南洛阳三角地区,杨国灭后,族人经河南、穿河北、涉湖南、越南岭进入广东。当代湘粤海黔以及部分海外的杨姓都把周武王之孙杼奉为杨氏始祖。 唐叔虞之子燮文由唐侯改封为晋侯,传至十一世晋昭侯时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古城在今山西闻喜东,史称曲沃桓公。至周桓王时,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统一晋国,史称晋武公。晋武公灭杨国,以杨国古地赐予其少子伯侨,伯侨之曾孙羊舌肸食采于杨邑,其后裔以邑名为杨氏。此为第二支杨氏,这支杨氏也有2700年历史。 第三支杨氏,周景王之后封于杨,古杨邑为周朝一小邑,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其后裔也以杨为氏,这支杨氏也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三支杨姓均出自周武王之后,其中两支杨氏后裔功微势弱,因无颂扬之事,遂失去了记载,唯有晋武公之子伯侨的后裔显赫于后世,这支杨姓成为当代杨姓群体的骨干中坚。经历晋顷公“六卿之难”,死里逃生的杨氏残部背井离乡,渡越黄河,躲进陕西华阴华山200多年,直到战国魏襄王时代,才有族人杨章出山做官。其后裔守修武(今河南获嘉县),封临晋(今陕西大荔县),族人很快在关中、河南地区蔓延开来。东汉大名鼎鼎的太尉杨震,就出自弘农华阴,其后裔兴旺发达,人才辈出,后世凡言杨氏,皆曰弘农郡。 外族基因的融入 杨姓的第二大来源出自少数名族。进入晋朝后,姬姓杨氏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西北氐族在今甘肃亚和县南建立了杨姓仇池国,直至北魏时才被灭,入唐以后氐族杨氏全部同化为汉族。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的战乱和大批少数名族进入中原,杨姓随其他的原华北居民一起向南和东南迁移。同时杨姓大家族中开始融入了大量的南北少数民族的血液,包括汉唐时期的鲜卑人尉迟氏、武都白马氏、突厥沙陀人、南蛮人,宋时西夏党项人、丁零人,元时蒙古人,清时满洲八旗姓易穆查氏、尼马察氏、富勒哈氏、杨那氏、杨佳氏等。尤其东北地区满州各族的汉化,使东北地区的阳性人口快速增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