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27岁的费利斯·比托(具有英国与意大利双重国籍)跟随英法远征军,前往中国担任随军摄影记者。 费利斯·比托参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地摄影工作,拍摄了很多有历史价值的作品。这是在中国所拍摄的第一批新闻照片,至今仍经常被各国采用。 这些照片在成就比托“军事报道摄影的先驱者之一”地位的同时,也记载了清朝丧权辱国的耻辱。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割地赔款,但朝廷并没有刷新制度、发展国力的计划。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认为,中国的失败是偶然的,是军事将领指挥无能和对外交涉大臣软弱妥协的结果。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继续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沉睡了将近20年,直至迎来西方列强更大规模、更为贪婪的叩门。在维护“中华固有体制”的过程中,清朝丧师失地,皇帝吓跑了,皇宫被占领了,圆明园也被烧了。清廷体面荡然无存。 比托在中国大约一年,用镜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与中国的土炮和弓弩对决的过程。 1860年3月,集结在香港港湾的英法舰队。 1860年4月,英法联军占领下的广州镇海楼。 1860年8月,被英法联军占领的天津北塘炮台。 英法联军占领大沽口炮台之后,比托拍摄了数量可观的照片。1860年8月21日,英法联军向大沽口石缝炮台和北炮台发起攻击,守将直隶提督乐善率军奋力抵抗,激战一天,守台将士全部壮烈牺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