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文化名家 >

何振岱:一个清高有才的福州诗人 专门收养弃婴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在福州,有一个常被提起的文人——何振岱。“何振岱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福州的文豪”、“何振岱诗书画皆称绝一时”、“何振岱培养的十才女个个不凡”、“何振岱是个有气节的正直文人”……收藏市场偶见有何振岱书画真迹,一露面,便被识货者以不菲的价格一购而去。
    福州市人民政府授匾的“文物保护单位”何振岱故居在文儒坊的大光里,与“陈衍故居”仅几步之隔。何振岱故居是一座庭院式福州民居。斗转星移,事过境迁,在故居里已看不到当年这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为主时的任何气派与文房遗物,由于年久失修,显得破败与杂乱。何振岱孙女何永菁女士仍居住在这里。这位已退休的农业科研人员、何振岱第三代后裔,指着走廊上挂的几帧老照片,热情地介绍着:“这是我的爷爷,这是我的奶奶。”照片上的何振岱目光如炬,耳廓硕大,鼻骨坚挺,面庞清癯,从相貌似乎都可看出些许才气与耿直的性格,甚至可以让人想像他在培育那10位才女时的严师风骨。何振岱生前酷爱梅花,又名“梅叟”。原来庭院里有两株梅花,一株红梅,一株白梅,都是何振岱至爱。据说,当何振岱夫人郑岚屏于1943年去世后,不久,红梅就枯死了。1952年何振岱去世后,没过多久,白梅也枯死了。现在天井里长的是一丛绿竹。微风吹过,枝桠交舞,绿叶作声,似乎也在诉说着这位清高才子不凡的一生。
    
    何振岱(1867-1952)
    才华横溢街衢有声
    何振岱原籍福清,生于1867年12月。其父是个秀才,曾任县府幕僚,但家道贫寒。何振岱幼时聪慧,极爱读书,但因为家庭贫困,父亲无法让其上学,竟要他到店馆做学徒。幼年何振岱求学心切,不从父命,加上其母重学,宁愿作女红,供子上学,于是他才最终力争到在私塾读书的资格。聪明的何振岱,十二三岁便能熟诵《五经》、《史记》、《汉书》,出口成章,下笔为文,千言立就,很得塾师赏识。1897年,何振岱考中第四名举人。但在中了举人之后由于不循八股文,他曾于1898、1903、1904,连续三年投考进士都未得中。不久以后,科举制度废除,这位怀才不遇的才子,也就从此破灭了中进士的美梦。
    何振岱的文才,走到哪儿出名到哪儿。1887年,何振岱还未中举人,没有资格进当时福州四大书院之一的致用书院,但他时常替已中举人、有资格在书院读书的朋友代作课业,凡是他代作的,都名列高等,得到“膏伏”(类似现在的奖学金)。到他中举之后,他能名正言顺地进入书院了,每次作文,总是“阖市争相传诵”。1909年,何振岱到上海,有友人请何题扇面,何振岱顺手摘录几首自己写过的咏西湖的诗。不料,上海名流见了,无不击节赞赏。当时,上海报刊杂志辟有“文苑”专栏,选登海内外名家作品,何振岱的作品便常常被选登,从而扩大了他的诗文在全国的影响。1923年,福建政局动荡,何振岱举家迁赴北京,为一人家做家庭教师。当时曾为光绪皇帝太傅的陈宝琛在京城文运亨通,被认为是“文章司令”。达官贵人或附庸风雅,或红白之事,总要请其撰文作句,笔墨生意十分红火,篇篇润笔不菲。但此时的陈宝琛已届80高龄,垂暮力衰,应付不周。听到何振岱也在京都,大喜过望,便请何振岱为其代笔弄墨。何振岱因此可得酬金,也就乐而为之。陈宝琛的任何文字,只要是何振岱代笔的,他便十分放心并赏识有加。陈宝琛曾在何振岱所作之文上加按语道:“大作清婉,读了口角生香”、“大作平实坚致,循诵再三,无可增损”。何振岱每写一篇文章,陈宝琛便以百元为酬,如此下来,从何振岱入京起到1935年陈宝琛去世的这一段时间,这种笔墨收入成为何振岱的主要经济来源。何振岱因此才有可能送他的次子何知平留学法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