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除了这个故事,在曾子身上还发生过另外一个不是很多人知道的故事——“曾子杀人”。这个故事记载在《战国策》中。在曾子的老家费城,有一个人跟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有一天,这个曾参在外面跟人发生口角,一时性起把那人给杀了,然后就跑了。这时,曾子的一个邻居正好路过这里,听说杀人的叫曾参,吓了一跳,曾参不就是我邻居吗?一时慌了神,也没细问,赶紧跑回去报告曾子的老妈:“不好啦!你儿子在外面杀人啦!”曾子的老妈正在家里织布,抬起头来看了一眼邻居,淡定地说:“别瞎说,我儿子天天跟着孔圣人,都快学成圣人了,怎么会杀人?”邻居急道:“怎么是瞎说!我亲耳听到的!杀人的就是曾参!”老妈头也没抬,说:“一定是你听错了,我儿子是什么人我最清楚,他不会杀人的。”说完继续织布。邻居悻悻地走了。 过了没一会儿,又有一个人来跟曾子的老妈报告:“不好啦!你儿子曾参杀人啦!我亲眼看见的!”老妈看着那人,问:“你是不是看错了?”那人叫道:“没看错!就是你儿子,把人家脑浆子都打出来啦!”老妈这时也有点迟疑,自言自语地说:“我儿子我了解,应该不会杀人吧。” 那人走后,不一会儿又跑来一个人,边跑边喊:“曾大娘,赶快跑!你儿子杀人啦,官府派人抓你来啦!”老妈一听,慌得扔掉手里的梭子,织的布也没收拾,赶紧翻墙逃走了。相比流传极广的“曾子杀猪”,这个“曾子杀人”的故事可能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但这个故事讲的道理大家是不陌生的——在谣言面前,一次两次或许还不会相信,但如果次数多了,就连最了解、最信任的人也难免会信以为真。 一个杀猪,一个杀人;一个信言,一个谣言。如此完美地发生在曾子身上,实在是一个不小的玩笑。关于“诚信”的问题,其实不光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在讨论,在任何一个时代它都是热门话题。两千多年来,“曾子杀猪”与“曾子杀人”就像阴阳两面一样,都在交互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可悲的是,似乎后者的力量要强大得多。我很想知道,曾子的儿子长大以后,如果他也遇到“曾子杀人”的谣言,他会怎么做?他的奶奶经受住了两次考验,他能经受得住几次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