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傈僳族用山羊皮制成的羊皮褂,既能保暖,又能遮风挡雨,是傈僳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必备物品。因此,傈僳族人民模拟山羊习性动作而创作成的“阿尺目刮”,舞姿生动形象,情绪欢乐热烈,富于变化,充分表现了傈僳族人民对各种动物的挚爱以及向恶劣的生存环境作艰苦卓绝斗争的乐观向上精神,保留了浑厚古朴的原始艺术风格和特色。 傈僳族先民还通过对大自然长期细致的观察,借助山花开放、蝉鸣鸟啼、草木枯荣、大雪纷飞、叶绿枝添来定季节。 阿尺目刮的舞蹈内容 “阿尺目刮”歌舞内容有祭祀、婚丧、生产、时政、历史传说、情歌、忆苦歌等。 例如:人们在吟唱嫁娶调子时,领唱的两位长辈男女都要教新郎和新娘如何经营土地、使用镰锄、饲养家畜、相亲相爱等,整个生产生活过程全部教完,使新郎和新娘倍加珍惜婚姻,同甘共苦,白头偕老。在逢年过节、喜庆丰收、串亲访友、婚丧嫁娶等场合,傈僳人民也以歌问候,相互祝愿,他们不仅触景生情,遇事而歌,而且能即兴随编随唱。 甚至发生矛盾纠纷、告状打官司时,当事人双方也常以歌代言,申诉各自的理由,调解人也以歌代言。在歌声中,矛盾纠纷得到解决。生活在维西县巴迪乡洛义村倮马村民小组的傈僳族群众,每年农历春节后初三至初十间,选定一个吉祥的日子,到山上举行盛大的“尼古”(汉语译为祭祀)。 这一天人们纷纷拿出酒、鸡、肉等食品祭山神,请求来年全村老少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当天晚上全村人集中在主办祭祀活动的主人家举行盛大的晚会,引吭高歌,抒发情怀,唱跳起欢乐的“阿尺目刮”。人们沉醉在歌的海洋中,一直唱几天几夜。这样的习俗已延续了上百年,成为了傈僳族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阿尺目刮的舞蹈跳法 “阿尺目刮”舞蹈的跳法共有十多种,包括“左倮邓”(舞圆环)、“腊腊邓”(进退舞步)、“洒托闭”(三步跺脚)、“阿尺邓”(跳山羊)、“别别玛”(舞旋风)等,其中“玛夺担"(寻求爱侣)、“矣然邓”(迎宾客、)等在特定场合才跳,不同的跳法还配有大圆圈、直纵队、半圆弧等不同的队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