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传统文化 >

仫佬族乐器 仫佬族乐器呜哇有什么特点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独特的仫佬族乐器代表:呜哇
    音乐是古代先民用来表达情绪的一种手段,后来演变成为一种文化。好的音乐能给人带来听觉上面的享受,说起音乐我们就不得不提乐器,音乐的演奏是离不开乐器的。而乐器的种类又分为许多种,因为文化的不同各地区民族有着不同而独特的乐器。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仫佬族文化看看他们有什么独特的乐器吧。
    仡佬族古代的乐器主要是铜鼓。《唐书》载,仡佬人“燕聚则击铜鼓,吹大角,歌舞为乐”。铜鼓在仡佬族历史上,既是礼器,又是乐器,曾非常流行,后因社会剧烈动荡变迁,铜鼓日渐失传,仅有一些有关铜鼓的残俗及传说留存民间。如清末民国初,安顺县湾子寨的老人在弥留之际,家人要将老人扶坐在铜鼓上落气后方行沐浴。平坝大狗场老人咽气时,除扶其坐在铜鼓上,还要用两面铜鼓垫脚。
    现在笛子、唢呐是仡佬族常用乐器。传说,最初人们住在山洞里,空闲时,年轻人摘取树叶、砍取竹筒吹出响声自娱。后摸索着在竹管上钻出小孔若干,吹出的声调有高有低,很悦耳,因发出嘀嘀之声,故取名为“笛”。
    
    人们还用草管为哨,树皮作套,套于草管上,吹出琐呐琐呐之音,取名为“唢呐”。仡佬族乐器中最为独特的是“呜哇”。呜哇用二尺长的泡木捅去木芯为筒,筒腰凿出两孔,筒的上端插一竹哨做成。吹奏时口含哨、指按孔,发出呜哇呜哇之声。呜哇只能在秋收结束至正月十五期间间吹奏,春耕起便收藏不用。
    仫佬族人民唱歌用汉语小方言“土拐语”。仫佬族民歌可分为随口答、口风和古条。仫佬族人民善唱山歌,这是他们历来用以歌唱生产、生活与感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艺术形式。
    歌的种类有:“随口答”,是即兴而作的短歌,多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时随问随答的对歌,句式有四句或六句,每句都是七言的,也有少数为六字头七字尾,押脚韵;“古条歌”,即为叙事式歌谣。有歌舞,其内容为民间流行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以15-30首为一条组成的长歌,叫“古条”,是民间歌手世代相传下来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