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传统文化 >

景颇族乐器 景颇族“洞巴”是怎样一种乐器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洞巴,景颇族双簧气鸣乐器。“洞巴”是景颇族景颇支系语音译,为汉语带牛角的管笛之意。载瓦支系语称比切或比克。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陇川、瑞丽等地。
    形制与唢呐近似,由管身、簧哨、芯子和喇叭口组成。规格大小不一,常见者全长5 2厘米左右。管身用质地较软的木料或铜制,民间多采用当地所产的小米果木或盐水果木,上细下粗,呈锥形管状体,管长30厘米左右,管首外径2.5厘米,管尾外径4 厘米左右,管身上开有五个或六个圆形按音孔,均设有一个背孔,现多为六孔洞巴。
        簧哨用麦秆或稻秆制成,上扁下圆,外形似扇,长2厘米左右。芯子木制,呈空心圆锥体,上端安置簧哨,下端插入管首上端,也有用空心鸡毛管作芯 子的。
    
        喇叭口是洞巴的共鸣筒,用牛角或木料掏空制成,一般长10厘米~15厘米,木制者呈 稍粗 的锥形,套接于管尾下端,起扩大音量的作用。
    
        牛角喇叭口
    的洞巴,景颇族又称厄阿茸洞巴,“茸”是牛,“厄阿”为角,意即牛角洞巴。
    景颇族民间较古老的洞巴,全长62厘米~74厘米,管身木制,上细下粗,呈管状锥形体,由三节 组成,下端不设喇叭口。各节间由铜制插座连接,不使用时可拆卸保存。管首和管尾两端镶有铜箍,铜插座和铜箍之上刻有图案花纹或精美雕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