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宋人笔记的史学价值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光明日报》 丁海燕 参加讨论

历代笔记是中国学术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笔记依其内容可分为杂史琐记、考辨评论 和故事传说三类,前两类均与史学有密切关系,统称史料笔记,本文讨论的笔记即就此 而言。宋人史料笔记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唐代笔记的传奇色彩,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据了 一席之地,其史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扩大了历史撰述的范围。宋代史料笔记作者身份复杂,既有达官显贵,亦有布 衣平民。他们所接触的是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事件,所记录的是亲历亲闻之事,单独一本 可能价值有限,但若综而观之,则无疑是一部反映社会各阶层生活状况的鲜活历史长卷 。因而,宋人笔记使历史撰述的范围更加广阔了。在横向上,宋人笔记涉及到宫闱秘闻 、历史事件、人物轶事、诗词典故、金石碑刻、文字书画、城市坊巷、园林建筑、医理 药方、草木鱼虫、宴饮娱乐等内容。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是现存较早的记录广西历 史状况的资料,其中分别记载了桂林及其周围地区的岩洞、金石、香、酒、器、禽、兽 、虫鱼、花、果、草木、民族等十三类内容,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关桂林等地地貌物产 情况的记录,具有宝贵的科学价值。在纵向上,小则一事之始末、一人之生平,大则数 朝之更迭甚至历代之兴衰,在宋人笔记中均有所记述。如方勺《青溪寇轨》专记方腊起 义之事;蹇驹《采石瓜洲记》记绍兴辛巳(1161年)虞允文采石督师抗击金兵的过程;苏 轼《东坡志林》则记苏东坡自己20余年的生平际遇;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记述高宗、 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事迹;蔡绦《铁围山丛谈》记太祖建隆至高宗绍兴约二百年间的 朝廷掌故;王应麟《困学纪闻》中的一些条目如卷十六的《历代田制考》、《历代漕运 考》等更是贯通古今。如此绵长的时间断限加上广阔的记事领域,使宋代史学的容纳范 围大为增加,对推动史学的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其次是反映了宋代历史的特点。宋人史料笔记属野史杂记的一种,所以它在反映宋代 社会的特点时也有其独到之处。从所记载的内容来看,宋人笔记对宋代社会特点的反映 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记录了复杂的民族关系。两宋时期,民族纷争始终存在,辽、夏 、金等少数民族政权都曾对宋王朝构成过威胁。这些纠纷常常以战争形式爆发,所以在 宋人笔记中对历次战乱细节的记述甚多,如《靖康纪闻》、《靖康传信录》、《避戎夜 话》、《瓮中人语》、《襄阳守城录》等都是对北方民族侵扰引发战乱情况的详细记录 。二是描述了城市文化及科技成就的面貌。宋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繁华异常 的城市文化。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对宋都汴梁的风土人情、市井百态、巷陌店肆、饮 食节物、朝廷庆典等都市繁华生活作了详细记载,从中可见汴梁城市经济之繁荣。在科 技文化上,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都出现在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对指南针和 活字印刷术有专篇介绍,至今其记载仍是人们考察这两大发明时最基本的资料;而关于 火药、火器及其它科技成就的记载在别的笔记中也多有谈及。三是揭露了卖官鬻爵与土 地兼并的腐败世象。朱弁《曲洧旧闻》卷十记蔡京等人公开卖官鬻爵,对所卖官位的价 格有明确记载:“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张淏《艮岳记》则借对宋徽 宗时所修宫廷园林“艮岳”的详细描述向我们展示了徽宗统治时期皇室的腐朽生活及对 民间的残酷剥削;周密《齐东野语》卷六《向氏粥》条记有宋高宗时长期掌握兵权的杨 存中在其女生子后,一次性“拔吴门良田千亩以为粥米”之事。这些记载都以具体事实 使人们对宋代统治阶级的贪婪与腐朽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
    再次是丰富了史家采撰的内容。宋代史料笔记作者大多有比较自觉的史学意识,如陶 岳《五代史补》即是有感于“其史书漏落尤甚”,故记所见闻,“聊以备于阙遗,故不 拘于类例,幸将来秉笔者,览之而已。”这里明确表达了为后世作史者提供资料的意图 。有这种思想的指导,加之内容丰富、记所亲历等特点,遂使宋人史料笔记为众多史家 所垂青,成为史家修史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这在当时就有所体现,如南宋李焘撰《续 资治通鉴长编》就全文采录司马光《涑水记闻》中的材料达212条。后世作品如《宋史 ·李纲传》所记靖康围城劫营之事,也是取自李纲所作的笔记《靖康传信录》。除为修 史者提供史料来源外,史料笔记还可为考史者提供考证依据,如《宋史》关于开禧年间 德安通判王允初反抗金人进攻、坚守德安城事只提及一句“十二月戊申,金人围德安府 ,守将李师尹拒之”(卷三八《宁宗二》),而王致远的《开禧德安守城录》用了近万余 言来记此事,故清人孙诒让称其“所记虽一人一时之事,而为读《宋史》者拾遗补阙” 。宋人笔记不仅以记载史实见长,而且在史书体裁及史学方法的探讨上也颇有创新。笔 记是随笔记录的文体,但并非毫无章法可言,在某种意义上,有的笔记甚至可以认为是 一些史书体制之张本。如周羽翀《三楚新录》记湖南马殷、武陵周行逢、荆南高季兴三家在荆楚一带割据称王之始末,以一国为一卷。其体制中己有许多类似纪 事本末的成份。有的史料笔记作者还大力发展叙史论赞而撰成史考史评类笔记,如李心 传《旧闻证误》和刘敞《公是先生弟子记》就是很好的范例。前者考证史实,后者评论 史事,其体裁渊源可追述到孔子《论语》,不仅有史,而且有论,为我们研究古代史学 史提供了极为可贵的材料。
    综上,宋人史料笔记作为我国古代史学大树上的一簇新枝,将历史的笔触深入到社会 的许多层面,使后人得以对宋代社会有更全面的了解,也为后世史家提供了一笔宝贵的 史学遗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