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假设历史•如郑成功借来日本兵能打败清朝吗?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凤凰历史 晏植 参加讨论

    楔子·海之子
    大海对于东亚,是复杂的存在:海外的世界充满了未知危险,也充满了财富的诱惑。在封闭体制下,中国的海贼通过挑战海洋,获取了巨额的财富。
    郑氏家族是明朝海贼势力的绝唱:一度裂土称王,最终献土请降。为维护自身利益,郑家心劳日拙,甚至向与其家族渊源颇深的日本借兵,然皆未果,这就给了后世诸多遐想的空间。如果郑成功真的得到日本方面的积极回馈,借来日本兵,17世纪50-60年代的东亚沿海,将掀起怎样的波澜?
    一、郑家的局势
    海贼是高风险职业,不仅要防备狂风巨浪,还要防备官府,脑袋随时成为朝廷剿灭倭寇的功绩。因此不少海贼都在海外寻觅巢穴。16世纪的日本,正处于战国时代。战争勾起了地方豪强对财富的渴望,使其乐于为中国的海贼们提供落脚点。大海贼郑芝龙在日本经营多年,还娶了日本女子为妻,生下了长子,就是后来的郑成功。
    
    闽南是同浙东并列的倭寇主要根据地,郑家就是出身于此。
    (二)郑芝龙的借兵
    郑芝龙白手起家,混到隆武政权的支柱,地位得来不易。面对气势汹汹的清军,郑芝龙自然想到了向自己的老朋友日本方面借兵,力求自保。
    彼时是1645年,在位的是江户幕府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此人地位稳固且颇具野心。所以幕府对大陆也有进取之意,对于郑芝龙的求援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然而此时,清军迅速进军福建,并成功诱降郑芝龙,消灭了隆武政权。幕府得到消息,自然是放弃出兵。
    (三)郑成功的困兽之斗
    郑成功没有随父投降,而是坚持反清。起初的局面不错:各地抗清势力蜂起。清军兵力有限、多线作战、分身乏术,对于郑成功的战略压力不大。
    
    抗清将领中多是反复恶毒之辈,图中有名有姓的,不少人都投靠过清军,也有不少人都屠过城。
    
    郑军活动的范围
    但是郑军在陆战中还是逊于清军,难有突破。郑成功的势力范围一直限于沿海的若干孤立据点。
    内地军阀则各怀鬼胎,最终被清军剿抚并用、各个击破。很快,郑成功就成了独悬东南的孤军。
    
    1651年的明清形式
    面对日益败坏的局面,郑成功也多次联络江户幕府,试图得到支援。江户幕府对郑成功也多有回应,但就是不出兵。
    在此,我们不妨大胆地展开分析:如果日军在17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出兵支援,会对战局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二、日本国内形势
    江户幕府的四代将军德川家纲幼年继位,但因其祖上经营,幕府的统治依旧稳固。幕府延续了镰仓幕府以来武士政权的传统,以将军为武士首领,号令地方各藩。幕府本身的支柱有三:一是德川(松平)家子弟构成的亲藩大名;二是德川家家臣构成的谱代大名;三是领地在1万石以下、直属于德川家的旗本。旗本与前两者不同,不参与领地行政管理,直接获取俸禄。这些人就构成了幕府直属部队的主力,是幕府震慑各藩的武力基础。幕府对旗本的军役有着严格的规定。
    
    幕府对直辖的旗本的军役要求。
    对于地方非嫡系的所谓外样大名,幕府实行高压政策,各藩如果有口实落入幕府之手,必然会遭到严厉的处罚。轻则封地减少,重则本藩被废。幕府还通过这种领地清洗,把支柱力量安插到重要领地,限制地方大名。
    
    远离江户的九州岛外样大名众多,然而占据九州通向本岛和四国要道的,则是六个谱代大名(图中黄色框)
    
    幕府在本岛东北地区通往江户的要道上安插的亲信势力。
    幕府还改良旧制,规定各藩大名每年要到江户参觐交代,并在江户建造府邸,身份越高,府邸的规模要求就高,于是地方各藩财政都用来繁荣江户基础设施建设,藩内经济拮据。
    
    参觐交代的队列
    由此可见,此时的幕府对于出兵与否、如何出兵,具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地方各藩对外行为,必须由幕府许可。如1609年萨摩藩出兵琉球,俘虏国王尚宁,就是幕府授意而为的。这场假想的日本援郑之战,日本中央决策是关键。
    
    明末至郑成功死亡时的江户幕府首脑(大老和老中)一览。这些德川家的栋梁主导了整个国家的对外政策。
    (一)谁将出兵
    战争皆有其功利目的,区别在于合理与否。幕府有着成熟的官僚制度,相对理性。郑家的海上贸易能力对日本有利。但清朝也可以做生意,还有更丰富的物力,足以满足闭关锁国的幕府。所以,幕府出兵必然要换取更大的利益。而利益的指向者,将成为出兵的主力。
    就当时的情况看,如果出兵,以下人群最有动机:
    第一类,是关原之战时站在德川家对立面的大名。这类人的领地遭到惩罚性削减。如长州藩毛利氏领地从120万石减为37万石。领地骤减导致财政吃紧,加上幕府的高压,经济窘迫者甚多。像1614-1615年大坂冬、夏之阵时为幕府而战,也能获得奖励。援郑也可能给他们在日本本土甚至中国沿海获得领地的机会。
    第二类,九州岛诸大名。九州岛土地相比本岛贫瘠,但是凭借靠近大陆的区位优势,自古就是经济文化交流的要地,也靠海上贸易积累了财富。他们和明朝海贼关系密切,郑成功就生于此岛。而幕府的锁国令对此岛各藩伤害较大。举兵中国,他们可以劫掠物资、割地,甚至利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开海上贸易。
    
    九州岛诸大名
    第三类,浪人。在战国时代末到幕府初期,剧烈的政治洗牌使得大量武士失去主家、沦为浪人。自1615年“元和偃武”,日本进入二百余年的和平时代。各藩阶层已相对固定,对于武士的需求远不如战国时代。浪人们生活凄苦压抑,对那些相对危险的工作也再所不辞;东亚海贼中就有日本浪人的身影。如果中日开战,浪人是最好的先头部队。
    第四类,幕府军。幕府作为日本中央政府,是日本各藩对外行动的决策者。出兵中国这种大事,幕府不仅要统筹调配,还要派出大将参与指挥,并监督参战的各藩势力。比如为镇压基督徒掀起的岛原之乱,幕府先后派出重臣板仓重昌和松平信纲指挥前线部队。同时,幕府会征调旗本部队参战,但是数量不会占多数。
    (二)江户幕府的部队战术
    日本江户时代的武备承继于战国时代,以名为足轻的步兵为主要战斗力。在使用武器主要是长枪和火绳枪(鉄砲)。长枪的长度一般为4米到6米,由步兵结阵使用,进攻时列阵向前,用长枪拍击敌军。日军的火绳枪自16世纪引进后,很快取代了弓箭的实战地位,到江户时代又在装备比例上超越长枪。火枪是日本的招牌武器。日本侵朝时,明军对日本两样武器评价最高,一是倭刀,一是鉄砲。但相比火枪的强势,日军缺乏重炮,攻坚火力明显不足。
    在防护上,日军不同阶层的铠甲质量相差不小。高级武士的具足防护力较好,且动作灵活;下级足轻则装备保护躯干的短甲甚至无甲。江户时代后,甲胄的装备率也逐渐降低。
    日本的骑兵因为马种不佳和山地作战的传统,战力平庸,本岛东部的几个产马区明显强于其他地区。不过骑马者都是武士,下马可以作为步兵作战。
    日本虽为岛国,但海上战力不足。在征韩时,日本水军被朝鲜水军打得千疮百孔,十分狼狈。如果出兵,反要依赖郑家水军了。
    三、如果日军参战
    要研究日军参战的效果,就不能不分析友军郑成功和敌人清军的战术形势。
    (一)郑成功的部队
    郑成功的部队,最大的优势就是水军,其战船数量众多。在1659年北伐时,郑军北伐时就集结了大小舰船三千余艘。而且在质量上属于东亚的先进水平,也是日军渡海作战的海路保障。有这支部队保护,日军的后勤线要比征韩时稳固的多。
    郑成功的陆军也有不错的战斗力,尤其是步兵,很擅长在东南丘陵区域步斗。在应对骑兵上较为窘迫,需要火器部队的支援。
    郑军也有部分身披重甲的精锐。当年郑军和清军作战,经常吃清军重甲步兵的亏,郑成功羡慕清军“全身披挂是铁”,敢“下马打死仗”,并建议“我亦用此披挂”。但是全套清甲重30明斤,郑军缺少军马驮畜,难以机动使用,所以仅捡选军中千余名矫健者穿着。这些部队就是郑军精锐的“铁人军”。
    
    清军布面铁甲
    清军铠甲的裙甲系带,可以绑腿固定,便于步战的腿部活动。
    最后,郑军有大量的火炮,其中,数千斤的红衣大炮主要用于舰船和攻城,陆战用炮就相对逊色。不过,郑军炮兵倒可弥补日军攻坚能力不足的问题。
    整体上,日军和郑军一样,擅长轻兵步战、骑兵不发达、重甲步兵量少而精锐。郑军的火炮和日军的火枪搭配,能够组成较好的火器部队。
    (二)清军如何应对日郑联军
    关外的清军最早以建州女真为核心,善重甲兵步战,但骑兵不突出,常常下马做重步兵。太宗实录中就记载了皇太极教导骑兵,到战场后,半数下马,半数马上接应的战法。但随着战争磨练和势力扩张,清八旗兵的骑兵战斗力也逐渐提升。而在引进火枪和火炮后,八旗兵形成了以重步兵、重骑兵为主力,配备弓箭火器的均衡配置。这样的部队,在当时的东亚可谓劲旅。清军入关后之所以一统天下,强大的军力是根本保障。
    当然,清军的劣势也是明显的:
    首先,八旗部队总兵力也就在20万左右,数量不足。因此,关内作战的清军经常需要依靠降军和招募汉人组成的绿营兵。这些部队的战斗力参差不齐,而且忠诚度上也堪忧。
    其次,清军的水师战斗力不稳定,而且驻扎分散。如果郑军掩护日军运兵船登陆,清军难以有效阻挡。
    四、局势推演
    基于上述论断,我们可以对局势进行一个大胆的分析。
    (一)战争开始
    郑军一般习惯于集中舰队突击清军海防的薄弱点,然后大部队登陆作战,比如郑军北伐南京,就是先突袭瓜州再北上的。清军虽然水师平庸,但是因多年被袭扰而形成了较好的警备系统。像张名振进逼舟山,清军就快速做出了预警。所以清军一定会尽快集结陆军防御重点地区,并用水军堵截郑军,给联军造成损失,但联军大部分都会成功登陆。双方会在沿海丘陵地区展开战斗。
    在兵力方面,清军因为调兵问题,在面对郑军时都会处于劣势。所以在面对联军时也可能依旧是劣势。清军兵力中,绿营的比例较大。重甲兵的比例也不高,但是江南八旗的骑兵数量较多。江南各省部队长期处于战备状态,战斗经验颇为丰富。所以双方的首次冲突,清军胜算虽然不大,但也会给联军造成很大麻烦。
    不过,此时日军的战斗力已经下滑。在平定岛原之乱时,日军就显露出颓相。护甲降低和肉搏兵减少也不利于打硬仗,更何况日军内可能有大量浪人,脱离正规训练时间长,无法保证部队的战力。而此时的清军,从各方面都不弱于万历时代的明军,尤其是骑兵部队的威力,比当年明军更强。如果进入开阔地带,联军就非常危险了。在丘陵地区,清军的轻骑兵部队也可以灵活机动,设法攻击联军的侧翼。
    (二)联军进军
    假如联军初战惨胜,可能会选择快速北上,攻击重要的城市,如苏州、南京等地。因为如果停留,无疑给清军重新集结的时间。联军都是跨海远征,救援缺乏基地,如果不能利用海上袭击形成的局部优势,很容易遭到坐拥沃土的大清反扑。历史上,郑成功在1659年瓜州大捷后未能及时攻取南京,结果清军利用机会调集援军大破郑军。而且,联军的后勤压力也迫使其速战。郑成功经常在沿海纵兵奸淫掳掠,血债累累。意大利传教士利胜(VictorioRiccio)就记载了郑军屠戮福安县的恶行。如果此时再加上一群有在战地搞“乱取”习惯的日军,沿海百姓将遭受更大的损失,进而死心塌地地为大清效命,抵御联军。
    联军还有一个进攻方向是向南向西进取福建和广东。但此处相比江浙两省,并不能震慑清王朝命脉,战略价值低。广东是平南王尚可喜的地盘,其必然调兵阻拦。这就让清军可以从容调集华中地区的主力部队南下夹击。这就更加危险了。
    但是,联军的速攻容易被大型城池所阻拦。郑军虽然有红衣大炮,但是围攻南京这样的大城还是困难。日军虽然自己城防建设水平高,但是火力不足。因此联军很可能在南京消耗大量时间。而清军会趁此机会集结兵力,进行反攻。此时联军会发现两个尴尬的问题:
    第一,清军的肉搏能力凶悍,联军除少部分精锐能抵挡住,其他部队的都比较凶险。
    第二,清军比联军更熟悉地形。清军入关日久且身经百战,早就对驻防地周边地形一清二楚,所以本地部队若与援军汇合,将发挥主场作战的优势,对联军的行动有较好的预判和侦察。
    联军可能会陷入尴尬境地,而清军只要组织起足够的部队,打败联军并非不可完成的任务。在陆地上,清军如果察觉占据不利,有大量骑兵能够快速转移,保存实力;联军则随时面临着“一招错,满盘输”的风险。因此联军行动会愈发谨慎,但是谨慎也熬不过远征的后勤压力,并会刺激联军做出不理智的选择。
    (三)联军退兵
    日军是从幕府各方势力中抽调,所以如果有些许损伤,幕府可能无动于衷,但各藩承受不起。如果战事局面不利、损耗过大,他们要求撤军的呼声必然高涨。而那些浪人们,往往因为缺乏防护装备而损耗过大,对于求生的渴望会压过求财的贪欲。幕府本身就是机会主义者,只想从清郑相争中渔利,也没有不死不休的觉悟。故而从日军方面来看,坚持的可能性并不大。
    郑成功也并不坚定。郑成功虽被后赞誉有加,但主要是因为他收复台湾的功绩。从他长期反清斗争的史实来看,其人私欲众且心胸狭隘。当年他就不顾清军围攻广州,试图吞并友军的潮州,结果逼反了潮州守将郝尚久。更有怀疑抗清名将张名振就是被郑毒死的传闻被留于史籍。在遭遇大挫折后,郑本人选择脚底抹油的战例也不少,比如长江之战,被清军偷袭失败后。因此,一旦战局不利,郑为了保存实力,也会抢先撤退。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清朝的外交手腕。明末枭雄众多,清朝为统一天下,对剿抚并举、分化孤立的技巧十分熟练。面对联军,清朝也可能会使用外交途径,甚至可能在海上贸易方面作出让步。
    总之。如果清朝能刚柔并施,日本幕府下台阶就更容易,联军的瓦解也就更迅速,退兵只是时间问题。
    五、尾声
    对于日本和郑家联军攻清的历史猜想并非笔者独创,对于其可能性也有各种高论。不过就笔者分析来看,就算联军成真,在华作战还是会以烂尾收场。毕竟日本德川幕府自身的战斗欲望不强,郑成功又私心重;此时的清军也并非清末在列强面前一触即溃的状况,而是继承了关外时期,在东亚地区有着可谓顶级的战斗力的强军。战争的结果似乎可以如此推理了。
    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沿海的百姓。一开战,清军作为官军,肯定要消耗大量税赋。郑军则是祸害乡民、烧杀劫掠的惯犯。至于日军,相信中国人对他们二百多年后的表现印象更加深刻。反清复明是一场大义凛然却精打细算的战争,然而却有几人为百姓伸大义,为百姓多打算呢?真个是:
    怒海千帆,终成浮波烂布,破浪艨艟,难免礁边碎木。古来自诩风流人,多少功名尽尘土。熙熙来说是忠君报国,攘攘去却为金帛害无辜。皆道是奉天承运,有谁问民几何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