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龚楚熟知井冈山红军的建军经验及政治工作制度,在红七军的建军过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1931年1月,红七军进入湘南,经宜章县开进广东乳源县梅花墟,试图建立根据地,以便与江西中央苏区联成一片。从连州方面追击红七军的国民党粤军陈济堂部尾后追来,和湖南宜章赶来的湘军十九师由老坪石方向经西仙桥直奔梅花墟,以两倍的兵力,联合围击红七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红七军损失惨重。龚楚臀部也负了伤。为保存革命力量,避免更严重的伤亡,红七军决定实行战略转移。4月,龚楚转到上海治疗。8月,离沪抵达香港,转道中央苏区。 龚楚进入中央苏区后,被派任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师长。两个月后,又接任红十二军参谋长。到职仅7天,因李明瑞在肃反中被杀,又被调往江西会昌,接任老部队红七军军长。参加了扩大中央苏区的历次战役,如赣州战役、水口战役等。 1932年底,龚楚因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被撤销军长的职务,先后改任中革军委直属的红军模范团团长、独立第二十二师师长兼政委、粤赣军区司令员。 1933年,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在中央苏区开展了“消灭地主”的运动。接连不断的清算,甚至杀到了红军干部的家属,如江西独立师师长杨遇春父母叔伯都被捕、清算,家中房屋财产全被没收。龚楚对这种滥杀政策表示异议,在5月下旬召开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上,再次被戴上了“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并受到严厉批评教育,给予开除党籍一年的处分,调红军大学上级训练队高级研究班受训。对革命前途灰心丧气的龚楚,为此对革命产生了怀疑,这也是他日后叛变的最主要动因之一。 1934年4月中旬,因军委总参谋长刘伯承患严重的贫血症在汀州医院疗养,龚楚被调红军总司令部代理总参谋长,参加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9月5日,粤赣军区改为赣南军区,龚楚任司令员,一个月后改任参谋长,负责部署突围准备工作,并严格督促该军区第六十五团采取积极行动,向龙布、长河一带开展游击战,消灭这一带的土匪和粤军。9月21日,龚楚向朱德、周恩来、项英报告了打击和消灭敌人的部署。随后,将各县区军事部改组为游击司令部,开展游击活动。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转移前夕,中共中央决定在瑞金成立中共中央分局,项英任书记。同时成立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陈毅任主任。22日,中革军委宣布成立中央军区,项英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龚楚任参谋长,指挥江西、福建、闽赣、赣南、闽浙赣5个军区及各直属的地方独立部队,红二十四师,红十军,继续坚持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的斗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