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近代史 >

马嵬驿迷雾:被缢杀的人不是杨贵妃本人?(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人民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我们姑且认定这种说法具有真实性,那么杨贵妃逃亡到日本后,以何为生呢?
     《郡志》一书里有段记载,说唐玄宗得知杨贵妃东渡扶桑,旧情难舍。心中思念,漂洋过海去看望不大现实,就派遣特使送了两尊佛像给小杨,并且劝她回国,再续前缘共享富贵。杨贵妃心已成灰,心说当年你为了保全自己,让我偷渡到日本,一世情缘早就断绝。于是,她拔下头上的一根玉簪,让特使交给唐玄宗,以示答谢。数年后,杨贵妃在当地无疾而终。所谓“二尊院”就是因为那两尊佛像而得名。
     这说法是真是假?二尊院五十五世长老慧学有两段关键的记录——
     第一段记录:“天宝十五年七月,唐玄宗爱妃杨玉环乘空栌舟于久津唐渡口登岸,登岸后不久死去,里人相寄,葬于庙后。”
     第二段记录:“六军既发,贵妃气息有所和缓,着人救之,造空栌舟,置数月粮食于舟内,放逐海中,任其漂流。”
     这两段记录说了一个意思:杨玉环没有被缢死,她缓过气来,被人救了,救她的人打造了空栌舟,在舟里放了可以吃几个月的粮食,然后把舟放到海里,杨玉环上舟漂流,漂到哪儿算哪儿。
     首先,这里面有两个关键之处。
     其一,“空栌舟”。什么是“空栌”?就是没有橹,这船没有船橹,就从中国漂流到了日本,这几乎是一个神话。
     其二,“任其漂流”。这是什么意思?舟里放的粮食,是逃亡途中保全性命的口粮,这说明逃亡是有目的地的,不是无地放舟,任其漂流,漂到哪儿算哪儿,无疑是一种浪漫安乐死。既然挽救了杨玉环的性命,再让她“任其漂流”显然不合逻辑。
     其次,长老慧学的记录与《郡志》是矛盾的。《郡志》里说,杨玉环到了扶桑;长老慧学的记录说,杨玉环登陆就死了,二尊院只不过是安葬杨玉环的地方。后来,唐玄宗得知杨玉环埋在这里,所以送来两尊佛像,以寄托哀思。
     当然,关于杨玉环逃亡到日本的两个记载,也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杨玉环并未丧命马嵬驿。这个前提成立,流传于日本民间和学术界的说法才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因此,得再回到天宝十五年六月间迷雾重重的马嵬驿。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唐玄宗果真受到要挟,必须诛杀杨玉环吗?除了旧史的记载,在一些唐诗中也透露出一些信息。譬如在李益的七绝诗《过嵬驿》和七律《过嵬驿二首》以及刘禹锡的《马嵬行》中,诉说了杨玉环人生归宿的第三种说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