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修西夏史时,手头有大量的原始资料可供选择。除了西夏人献上的典籍之外,尚有许多奏表、实录、函诰、律令等一并没入元朝官府。面对纷繁的史料,究竟如何取舍,是秉笔直书,还是曲笔回护?元朝史家在修西夏史时可谓奇招屡出。 首先在体例上,西夏被视为是偏安一隅的封建割据势力,在史书中的位置自然不能同正统王朝的位置相提并论,于是宋、辽、金三史中,有关西夏的史料在讲完了封建正统 王朝的本纪、列传、表、志之后,被放置在各史最后“野蛮民族”史部分来讲述。然而 ,西夏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野蛮民族”,从十一世纪到十三世纪,它曾与宋、辽、金三国分庭鼎立达190年(1038-1227)之久,若从它“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的夏州政权算起,历时更是长达347年(约881-1227)。在西夏全盛时期,其疆域方圆二万余里,东尽黄河,西界玉关,南有祁连,北控大漠。西夏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创造出了极富特色的区域性民族文化--西夏文化。这一切都是无法回避的,这一切,不是普通的“野蛮民族”能创造出来的。于是,在宋、辽、金三史的“野蛮民 族史”部分,西夏又被放在了最先述及的位置上,而且篇幅均最长。 “摆正”位置之后,就要着手编写它的历史了。古来惟闻以直笔见诛,未闻以曲笔获罪。元朝史官在编修西夏史时,便大量运用曲笔,或者以实为虚,或者以是为非,或者虚美讳饰,或者任意褒贬。纵观宋、辽、金三史的西夏传部分,其史料内容均大同小异。偶有突出之处,也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风土人情,西夏史的真相,就这样被中国元朝的史学家们纂改得面目皆非了。 元朝是修西夏史的最佳时期,既有史料上的保证,又有人员上的保证,然而元朝史家修西夏史给中国修史留下的却是一个败笔,这一点值得让我们后人去深思。 ---------------------------------------- 注释: ①清吴广成《西夏书事》,龚世俊、胡玉冰等校证,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5月版。 ②清周春《西夏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③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23,中国书店,1987年4月版。 ④赵尔巽《西夏纪序》,罗矛昆校点,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 ⑤柯劭忞《西夏纪序》,罗矛昆校点,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 ⑥朱希祖《西夏史籍考》,《说文月刊》,1943年第三卷第十一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