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梁启超与《时务报》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 沈继成 参加讨论

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以政治家身份从事报刊活动的第一人,善于利用报刊进行舆论宣传是他一生政治活动的突出特点和优势。他的如椽大笔在中国政海曾几度搅起过巨波狂澜,推崇他的人称赞他为“舆论骄子”,痛恨他的人诅咒他是“文坛野狐”,他自己则以言论界、思想界之陈涉自任。梁启超从追随乃师康有为参与“公车上书”起就开始在士人中小有名气,但真正在晚清政坛崭然见头角并赢得“齐名南海,并称康梁”的声誉,则是在主篇《时务报》之后。
    一、主编《时务报》,推动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
    梁启超参与创办的第一份维新刊物是《中外纪闻》。该刊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打压下,于1896年1月20日被迫停办,梁启超本人的“服器书籍皆没收,流浪于萧寺中者数月”(注:梁启超:《莅报界欢迎会演说词》,载《戊戌变法》丛刊(四),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255页。),十分狼狈,维新派以变法图强为目的的结党办报活动遭到了第一次严重挫折。然而梁启超却从《中外纪闻》的变法言论使“朝士乃日闻所不闻,识议一变”(注:《康南海自编年谱》,载《戊戌变法》丛刊(四),第132页。)的事实中受到了鼓励,看到了报刊的巨大作用,“自审舍言论外未由致力,办报之心益切”(注:梁启超:《莅报界欢迎会演说词》,载《戊戌变法》丛刊(四),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255页。)。他决心继续创办报刊,利用报刊这种反应敏捷,传递快速,覆盖面广泛而稳定的大众传媒形式,大力宣传维新思想,创通变法风气,为维新运动的深入发展作必不可少的舆论上的准备。从一开始就抓住报刊这一重要工具为政治斗争服务,这正是梁启超政治上的成熟和高明之处。
    1896年春,维新派人士黄遵宪、汪康年倡议在上海创办一份以“时务”命名的刊物,作为维新派的舆论阵地。1896年4月,梁启超应邀赶赴上海参与筹备工作。8月,《时务报》正式创刊。《时务报》虽名为“报”,实则是一份每期三十页左右的书本式的旬刊,以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为宗旨,以“论说”和翻译外报为主要内容。公推梁启超任主笔,汪康年任经理,先后参加编撰工作的有麦孟华、徐勤、欧榘甲、章炳麟、王国维,在他们周围还有马良、马建忠、严复、谭嗣同、容闳等人。于是,在经过北京强学会和《中外纪闻》被查禁,海内“渐讳新政”的短暂沉寂后,以《时务报》为中心,一批维新志士开始在上海重新聚集。《时务报》即成为维新运动的一面旗帜,而举旗者就是23岁的青年梁启超。
    从《时务报》创刊到1897年11月去湖南长沙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梁启超主持《时务报》笔政有一年零三个月时间。此时的梁启超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无所畏惧,为这份虽无维新派机关报之名,却有机关报之实的刊物倾注了极多的心血。两年后,他回忆当时情形时说:“每期报中论说四千余言,归其撰还;东西文各牌二万余言,归其润色;一切奏牍告白等项,归其编排;全本报章,归其复校。十日一册,每册三万字,经启超自撰及删改者几万字,其余亦字字经目经心。六月酷暑,洋蜡皆变流质,独居一小楼上,挥汗执笔,日不遑食,夜不遑息。记当时一人所任之事,自去年以来,分七八人始乃任之。”(注:梁启超:《创办时务报原委》,载《戊戌变法》丛刊(四),第524页。)可见,梁启超不仅是这份刊物的主编,还亲自担负了编辑、编务、撰稿、校对等工作,集编、撰、校于一身。
    由于梁启超的出色工作,《时务报》出版后即受到广泛欢迎,“一时风靡海内”(注:《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年版。),成了对全国发生巨大影响的维新派刊物。它的发行点很快从十几处增至一百多处,发行地区从沿海大城市延伸到边远小城镇。超初每期只销四千份左右,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份,最多时达一万七千多份。尤其是梁启超本人的论说文,新颖活泼,有声有色,“士大夫爱其语言笔札之妙,争礼下之,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注:胡思敬:《戊戌履霜录》卷四,载《戊戌变法》丛刊(四),第47页。)。梁启超等人通过《时务报》把他们的思想诉诸社会,左右舆论,“以笔舌倾动人主”,“借报章鼓簧天下”,在各界人士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胡思敬在《戊戌履霜录》中说:“自时务报出,张目大骂,如人人意欲所云,江淮河汉之间,爱其文字奇诡,争传诵之”。《时务报》因梁启超风行天下,梁启超亦因《时务报》名扬四海,从此,他开始走出乃师康有为的影子,成为清末政坛的风云人物、维新思想的杰出代言人。
    在此期间,除主编《时务报》外,梁启超还参与策划和积极支持澳门《知新报》,湖南《湘报》,或为其撰写叙例,当时全国五十多家报刊,至少有十多种与他有过关系。对作为维新派在华南的舆论重镇的《知新报》,梁启超更是“全力助成”。他不仅为该报拟定报名,还帮助草拟章程,筹措经费,并兼任该报撰稿人,先后在该报发表了《〈知新报〉叙例》、《说群》、《新学伪经考叙》、《保国会演说》等18篇文章。由于《知新报》远在澳门出版,清政府鞭长莫及,因此,有些言论之激烈甚至超过了《时务报》。《知新报》与《时务报》南北呼应,紧密配合,对维新思想的传播,对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都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
    《时务报》的成功使全国各地维新人士深受鼓舞,各种鼓吹变法的刊物,如《国闻报》、《湘报》等二三十家报刊先后面世,正如梁启超所言:“时务报后,澳门知新报继之,尔后一年间,沿海各都会,继轨而作者风起云涌,骤十余家,大率面目体裁悉仿时务,若惟恐不肖者然。”(注:《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年版。)在维新报刊外,女报、白话报以及消闲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创办起来,如1898年7月出版的由康有为的女儿康同薇和梁启超的妻子李蕙仙等任主编的《女学报》是最早的妇女报,1898年5月创刊的《上海晚报》是最早的由中国人自办的晚报,1897年10月创办的《译书公会报》是中国最早的译报,1897年5月面世的《集成报》是中国最早的文摘报。《蒙学报》、《演义白话报》、《无锡白话报》等最早的白话报刊也在这一时期先后问世。以上海为中心,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批由著名文人李伯元、吴趼人等主编的小型文艺报刊,其中有《指南报》、《采风报》、《笑报》和《趣报》。
    中国人自办近代报刊是在外报的刺激和影响下开始的。从伍廷芳1858年在香港创办《中外新报》,到80年代末,在香港和广州、上海等内地城市,先后出现了近二十家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只是这些报刊除在香港出版的几份存在时间较长外,其余存在的时间都很短,阅读的人不多,影响十分有限。直到维新运动兴起,《时务报》破土而出、应运而生,大众传媒制造鼓吹变法革新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开始形成第一次高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