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回顾中国历史上第1次有详细记载的8级地震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经济网综合 参加讨论

发震时刻:1303年9月17日
    震中位置:中国山西省洪洞、霍县之间的赵城附近(36.33°N,111.7°E)
    震   级:8级
    震源深度:约17公里
    山西省汾河流域是一个多地震的区域,是华北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汾河流域在历史上是一个文化经济发达地区,一些重大的地震当地各城乡都有详略不一的文字记录。1303年9月17日北京时间傍晚8点左右(元朝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戌时),晋南广大城乡忽然大风骤起,声如巨雷,山摇地动,山崩滑坡,地裂渠陷,村堡移徙,城陷屋记,这就是历史上记载较为详细的洪洞赵城附近的8级大地震。破坏区北到太原、忻定,南达运城及河南、陕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山西、陕西、河南三省有51个府州县的志书记载了这次地震的破坏情况。破坏面积沿汾河流域分布,南北长500公里,东西宽250公里,极震区烈度达11度。
    这次地震的破坏和伤亡极为惨重。霍县、赵城、洪洞一带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18公里的范围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官署民舍、庙宇塔楼无一幸免者。赵城县郇堡发生大规模地滑,地滑范围从东北的郇堡桥、韩家庄至西南的营田、北郇堡一线,地滑体长约1600米,宽1400米,滑体上的村落随滑体迁徙好几公里,滑动体并摧毁许多村堡、水渠、道路。地滑体附近及其以南的马头村一带还同时发生泥石流和河岸坍陷。灾难席卷赵城以北的霍县、灵石、介休、孝义、平遥、汾阳、祁县、徐沟和南部的临汾、浮山、襄汾、曲沃等地,官民房舍均荡然无存,地裂城陷到处可见。在其外围,北至忻县、定襄,南到河南沁阳,东至长治、左权,西到大宁、陕西朝邑,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整个震区几无完屋,既便是墙厚地基好、柱粗梁多、抗震性能好的寺观、庙宇、官署、儒学等大型古建筑亦被毁1400多座。但位于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之间峨眉台地上的万荣、稷山、临猗三县却遭破坏轻微,特别是建筑在峨眉台地顶端的“风伯雨师庙”完好无损,除建筑本身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外,还与台地的地基性质良好密不可分。该台地构造不太发育,其上覆盖着几十米至百米以上的第四系黄土,潜水面深达百米以下,地震时不出现砂土液化、地基失效等现象,使建筑物免遭震动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灾情相对轻微。
    关于这次地震的死亡人数[注: 介绍 死亡人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原因失去生命的人数之和。 相关条目 死亡人数 时期 失去生命人原因,吉县《大帝庙碑》所记“河东地震,压伤者二十余万人,屋之存者什之三、四”。万历《临汾县志》记“于时死者二十余万人,祸甚惨毒”。《元史·地理志》记载,当时太原路辖二十余府州县,包括今太原市、晋中、忻州和吕梁地区的大部,人口为155321人,平阳路辖五十余府州县,包括今临汾、运城、晋东南地区的大部和晋中地区部分,人口为270121人。两路合计共有人口 425441人,这次地震的死亡人数约占人口总数的50%,极震区各县高达7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