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经济的述评美国总统克林顿日前在纽约的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讲话,就如何迎接严峻的全球金融形势,扭转世界经济颓势,提出了几点方案。 克林顿拟议中的计划包括:召集全球金融会议,探讨金融体系的改革;美国、日本、欧盟采取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缓解亚洲公司的债务负担;把世界银行对亚洲贫穷国家的发展援助增加一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动用紧急备用基金中的150亿美元,防止金融危机蔓延到拉美地区;美国进出口银行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项目;争取美国国会同意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入180亿美元新的资金。 克林顿的新建议以及近期里美国十分频繁的经济外交活动,预示着美国对目前国际经济整体形势和美国经济走势的分析出现了三个变化: 一是对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估计。 二是对美国国内经济矛盾的看法。在美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的近些年里,负责经济宏观控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一直把防止通货膨胀抬头作为关注的焦点,1995年曾不惜七次调低银行间拆借利率,保持了美国经济连续七年多的增长。 三是如何发挥美国这个经济大国的领导作用。 (翟景升:《美国经济的新动向》,《中国经济时报》1998.9.17)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警告,全球金融动荡和华尔街的涨落可能对美国经济造成不良影响,暗示他既愿意提高利率,也愿意降低利率。 艾伦·格林斯潘昨天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讲话时说:“美国不受世界大大增加的压力影响,仍然是一块繁荣的绿洲,令人难以置信。” 总统引用了白宫经济顾问珍妮特·耶伦报告中的话。报告说,尽管亚洲的金融危机使美国农产品和其他商品出口的增长放慢,但是没有什么迹象表明经济有大的麻烦。 耶伦说:“经济健康,基本上没有常常预示经济下跌的症状。经济继续有力增长的根本条件依然很大,但是世界市场的情况需要继续密切监视。” 她说:“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是预测继续有力增长的最大危险。” 耶伦的报告说,经济增长率正在向政府年中经济研究报告和《蓝筹码经济指数》月刊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报告所预测的“稳健的速度”发展。 (路透社华盛顿:《克林顿称尽管世界金融市场激烈动荡,美国经济仍正常运行》,1998.9.5) 政府的经济研究报告预测1998年经济实际增长2 .9%,1999年增长2.0%,都低于1997年的3.8%。 《蓝筹码经济指数》月刊的主编德尔·穆尔说,这家刊物9月份的调查报告预测1998年经济增长3.4%,1999年增长2.2%,后者比8月份的预测低一个百分点。 (路透社华盛顿:《克林顿称尽管世界金融市场激烈动荡,美国经济仍正常运行》,1998.9.5) 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一些经济学家昨天说,美国经济仍然十分稳固,股票市场从7月份的最高峰下跌不过只会使全国经济产值的缓慢增长,不会接近于引起经济衰退。 一些分析家认为美国有可能出现经济衰退,这有两个原因:首先,股票价格下跌可能会大大削减消费者的信心并使消费者钱包里的钱大大减少而引起消费不旺。其次,加拿大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可能被推入严重的衰退之中而削减对美国出口商品的需求。美国对环太平洋国家(诸如韩国等国家)的出口的下降是美国经济年增长率从今年头3个月的5.5%下降到4至6月份这个时期的1.6%的一个重要原因。 (约翰·贝里:《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被认为是不大的》,美国《华盛顿邮报》,1998.9.2) 目前尚存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使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进入21世纪之后的很长时间内仍能保持3%或更高的年增长率?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使经济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增长的最佳办法是通过削减预算赤字或改变税收制度以抑制消费来增加国民储蓄。鼓励储蓄的好处是容易理解的:增加储蓄就意味着降低利率,增加新设备和新厂房投资,最终会提高经济的生产能力。仅仅侧重于以增加储蓄来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政策在提高增长率方面带来的效果是很小的。 (迈克尔·曼德尔:《为什么必须加快前进的脚步》,《商业周刊》,1998.8.31) 美国“21世纪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进入创新社会:创新是美国“21世纪经济”的原动力。 强化知识资本:斯坦福大学教授罗默的“新增长理论”改变了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源泉的传统看法。 提高信息技术:目前,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生物技术、无论是计算机技术还是航空技术,美国都是名列前茅,保持着多项“世界纪录”。 利用国外人才:10年前,美国每年有4万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目前已降为每年2.5万人。为弥补高技术劳动力的不足,美国众、参两院前不久通过了一项增加高技术工人赴美签证配额的法案。 加强教育产业:目前,美国联邦与私有部门的研究与开发(r&d)资金总额为每年2000亿美元。雄厚的教育与r&d投资是美国“21世纪经济”的牢固基础。 (李会明:《美国正从新经济走向21世纪经济》,《国际商报》1998.9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