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下中国古代兵器的情况,我们这里讲的中国古代兵器就是指的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从史前时期一直到清朝末年,也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这样一个长的历史阶段里边,中国的国家的军队,使用的各种兵器和装备的总的情况。 一般来讲在中外研究古代兵器来说呢,把火药用于兵器作为一个历史的分期阶段,也就是说,在火药发明以前,这个阶段军队里使用的兵器呢我们就一般称它为冷兵器,对着火器来讲的,火药发明以后,火药开始使用于战争以后,就出现了火药制作的兵器,就是火器。这个时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时期,就是古代兵器里边,就出现了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期。那么在中国古代,这个分界线,这个分水岭在什么时期呢?就是在北宋时期,那么在火器发明以前,中国古代呢,兵器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首先就是史前时期,那个时期呢,从考古学来讲,就叫石器时代,因为当时主要的生产工具是用石头做的,所以我们就称这个阶段是石器时代的兵器。 那么接着开始发现了青铜的冶铸,就是人们懂得冶炼金属了,这个时候兵器的主要材质就开始变成了青铜的。那么这个时代,在历史上也有人称做是青铜时代,所以我们就把这个时期的兵器称为青铜时代的兵器,以后出现了进一步对金属的认识,就开始了懂得金属的冶炼,冶铁和炼钢,这个时候军队使用兵器的主要材质也改为钢铁做的了,就进入了钢铁时期的兵器,就是铁器时代的兵器。 那么在冷兵器阶段,基本上就这三个阶段,可以说分成这么三个阶段。如果说过去的,按照社会发展史来说,也就是说石器时代的兵器,基本上是在原始社会的时候,那个时候战争也可以说是种原始的战争。也就是说它们原来是作为生产工具用的,那么到了氏族之间发生激烈的矛盾,需要武力来解决的时候,这些有锋刃的生产工具就被用来杀人,这个时候开始就出现了兵器的萌芽。那么最早的,在狩猎工具里边,人们发现最早的一个最古老的狩猎工具就是弓箭。那么在中国通过考古发现,我们现在发现的弓箭,可能出现最早的时期,就是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现在屏幕上放出来了一个石头的箭头,就是在箭上边绑上一个箭头,这个古代就叫镞,就是金字边一个民族的族字,叫镞,这个是在山西的峙峪发现的,它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大概最迟也是距现在两万五千年以前生产的这样一个狩猎工具。但是,发现了箭镞还不能够说明这些箭镞真正能用来杀人,那么在考古学上,我们发现的真正就是说古代的用石头做的箭镞,或者用骨头磨的箭镞真正用来伤人的材料,已经是更晚一些时候的材料。那就是说在江苏一个遗址里边,新石器时代的大墩子遗址里边,发现了一个墓葬,里边有一个死者,就是发现了人骨了,被一枚骨头做的箭头射中了,到他死那个箭头还插在腿骨,说明这个人,看来这个人很可能就是中箭不久就死了,这一个材料说明在当时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弓箭确实用来伤人的,也就是说它真正从生产的狩猎的工具转化成兵器了。 我们知道在石器时代,有一个工具,就是当时生产工具里边特别常见的,就是石斧,在有些石器时代遗址的墓葬里,比如说大汶口,男人的墓里边就放石斧,女人的墓里边就有其他,比如骨针,纺轮这些,这样的社会分工。所以在当时,男人的生产工具,这个石斧是最重要的,而这个呢,也就是最早变成在格斗中出现的兵器,就是斧。石斧的样子,因为它是适于生产的,它的刃部比较厚,但是作为伤人就比较不太适应了,于是把石斧就做了很多的加工,把刃磨得很薄,而且选择特别坚硬的石料,而且呢把刃磨得很宽,有时候把两边的刃尖就翘起来,这样呢就是后来说的钺,斧钺,钺就是斧子的刃开始开阔了。 那么我们看这个就是当时已经用玉做的一个钺,这个时候两边的刃呢,已经翘起来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呢是在良渚文化里边发现的一个玉钺,在这个钺上边上角有一个神人的像,可以看到,是一个带着冠的神人,底下骑一个兽,那个兽的两个大眼睛,有人认为它就是个老虎,那么在它的下角还有个神鸟的像,这样的玉钺,就是当时出现在身份很高的人墓葬里边的,那么就说明它既是当时已经形成的专门的兵器,也是身份的象征。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战争出现。那么兵器才正式地脱离开原始状态,也就进入了它的发展期,也就是从材质来讲,这个时候青铜已经开始出现了。那么当时社会上最高的生产工艺,当时就是青铜冶炼。所以呢,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就把当时社会生产最尖端的这些工艺用来制作兵器,在青铜时代,我从中国历史上,就是夏商周这个时期吧,国君最主要的两件事情,在《左传》里面记录的,总结得很简练的几句话,就是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祭祀和作战,戎作战。 现在我展示出来的就是一个在二里头发现的铜戈,在中国青铜时代,军队装备的最标准的兵器,就是和现在的制式兵器步枪和自动步枪的一样的兵器就是戈,当时是每一个战士都要装备的,由于这个兵器呢是最普通的军队里必备的兵器,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目前我们文字里边凡是和战争有关的字都缺不了“戈”字,那么戈呢它是一个使用起来呢,是勾杀的。就是说,它垂直地装上把,它的整个形状就跟现在的镰刀有点像,因为这种兵器它的特点是勾杀,所以这个兵器形状的改进,就是从夏到商,一直到周,这么漫长的青铜时代,这个兵器就不断地改进,但是恰恰就这种兵器就是中国古代的典型的兵器,而且一直延续到整个青铜时代。 那么在商代军队主要的作战方式是车战,所以当时的兵器从它的设计和制造都是为适应车战需要的,那么当时战车上的方式它就是中间一个人是御车的,专门为驾车,右边这个人,也叫“车右”是拿长把的兵器准备和对方的车做交手仗,左边这个战士也叫“车左”,他主要是拿弓箭的,负责射箭的。当时作战的时候,如果远了是射箭,远射用弓箭来射对方,当两个车到一块儿的时候,它不能头对头,头对头两边马搅在一块儿,车仰马翻,谁也打不着谁。所以这两个车对面驶来的时候,一定要用你的车的右边去找对方车的右边,因为两个拿长兵器的人都站在右边,叫车右,就是说你错车毂的时候,就是你拿你的右边错它的右边,然后俩人拿长把兵器的人就来一下,这叫一个回合,呼一下,谁也没有打着谁呼就开了,跑走了。而且战争跟礼节有关系,你看到对方国君了,要从车上跳下来,要把头盔摘掉,免胄,把头盔摘掉。然后再戴上帽子跳上车跟他打,在邲之战里边,晋人到楚人那儿去挑战,挑战完了之后,他驾车回去了,回去人家追,他射箭的车左,射的就只剩一只箭了,一看人家还在追,怎么办呢?看见前边跑来一个麋鹿,一箭射在麋鹿的龟上,就是背上了,然后回过车去,车右下了车,拿着这个麋鹿过去献给对方的主将,说是现在打仗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送礼,那么把这个送给你,可以给你的手下去吃,对方的主将一看,说,哈,他“其左善射”,他左边这个善射,把他们的人射死好多,其右有辞,他这个车右会说话,好,你走吧。他回车走了,把他放走了。这是打仗。 所以和当时的社会制度,当时的战争方式,当时的礼制联系在一起,所以当时的这些兵器都是和这个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像戈这样的兵器,虽然它不合理,但是始终占主导地位。所以我们想看中国古代的兵器,它和中国古代的文化、战争各方面,都联系在一起,它不仅仅是一个兵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