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根据文献我们了解到孙吴存在身份特殊的“吏”,但详情不明。这两份文书揭示了孙吴政权对“吏”及其家人的严格控制,通过它们以及吴简中的有关资料,不仅将有助于认识“吏”的具体细节,也有助于把握汉末以降户口分割与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 (侯旭东 1968年生 副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100732) -------------------------------------------------------------------------------- [1]侯旭东:《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释文补正》,1999年7月21日《中国文物报》。 [2]“科”字谢桂华先生释作“料”。 [3]“其”字原释为“真”,请教谢桂华与李均明先生,前者释为“负”,后者释作“算”。 [4]这一点最早是由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汪小烜指出的。 [5]参宋家钰《唐朝户籍法与均田制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143-144页。 [6]说见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第四次增订本)“自隐”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20-222页;吴金华:《〈世说新语〉考释》“隐”条,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66-67页。 [7] 王素、宋少华、罗新:《长沙走马楼简牍整理的新收获》,《文物》1999年5期,32页。 [8]宋少华:《大音希声--浅谈对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的初步认识》,《中国书法》1998年1期, 9页。 [9]具体规格见长沙市文物工作队等:《长沙走马楼J22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5期, 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