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金代捺钵研究(上)(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史》 刘浦江 参加讨论

    这是金帝最后一次驻夏金莲川。次年,漠北阻    叛金,从此战事频仍,毗邻边地的金莲川当然也就不宜于优游消暑了。及至卫绍王大安元年(1209年),金莲川的驻夏行宫终于被入侵的蒙古人一把大火焚毁。是年二月十三日,南宋臣僚向宋宁宗报告说:“近日闻北边为鞑靼侵扰,已焚了凉亭、金莲川等处,去燕山才六七百里。昨日贺正人使回,言与所闻亦略同。”[85]宋人所说的“凉亭”大概是“凉陉”之讹。元初陈孚《金莲川》诗,有“昔人建离宫,今存但古瓦”句,[86]写的就是金莲川被焚后的情况。
    章宗时期在山后的另一所驻夏行宫是西京路宣德州龙门县的泰和宫(后改称庆宁宫)。泰和二年(1202年),章宗第一次在泰和宫驻夏。是年五月戊申,“如泰和宫。辛亥,初荐新于太庙。壬戌,谕有司曰:’金井捺钵不过二三日留,朕之所止,一凉厦足矣。若加修治,徒费人力。其藩篱不急之处,用围幕可也。‘甲子,更泰和宫曰庆宁,长乐川曰云龙。……八月丁酉,还宫”。[87]《中州集》卷首载有章宗一首题为《云龙川泰和殿五月牡丹》的七绝,诗云:“洛阳谷雨红千叶,岭外朱明玉一枝。地力发生虽有异,天公造物本无私。”所谓“泰和殿”即泰和宫。诗题既称“泰和殿”,当是泰和二年第一次驻夏泰和宫时所作。
    泰和宫所在的龙门县位于今河北省赤城县西南,地处燕山之北,也属于金代的山后地区。《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龙门县下注明:“有庆宁宫,行宫也,泰和五年以提举兼龙门令。”据《金史》卷五六《百官志》(二)记载,庆宁宫置有提举司,提举为正七品,《地理志》所谓“以提举兼龙门令”,即此。值得注意的是,章宗泰和二年的此次行动也遭到朝臣的反对,《金史》卷九六《李愈传》曰:“泰和二年春,上将幸长乐川,愈切谏曰:’方今戍卒贫弱,百姓骚然,三叉尤近北陲,恒防外患。兼闻泰和宫在两山间,地形狭隘,雨潦遄急,固不若北宫池台之胜,优游闲适也。‘上不从。”这里所说的“三叉”和上文提到的“金井”,都是为了在泰和宫驻夏围猎的需要而设有捺钵(小型行宫)的地方,其准确的地理位置虽不可考,但肯定都在泰和宫周边的行猎区域之内。《金史》卷九八《完颜纲传》载:明昌间,“诏三叉口置捺钵,纲上疏谏,疏中有云’贼出没其间‘,诏尚书省诘问,所言不实,章宗以纲谏官,不之罪”。根据这条史料可以知道,大概从明昌后期开始,章宗就着手在龙门县经营一处新的驻夏场所。由于北边形势的变化,到金莲川驻夏显然已不合时宜,龙门县大致处于中都和金莲川的中途,与北部边境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所以章宗选择了这个地方。
    章宗第二次驻夏庆宁宫是泰和五年(1205年)五月至闰八月,[88]这也是章宗最后一次到山后捺钵。由于北边局势不靖,加上朝廷群臣的一再反对,章宗朝大多数年份只在中都郊外避暑。中都城郊规模最大的一所离宫是万宁宫,[89]《金史》云:“京城北离宫有太宁宫,大定十九年建。后更为寿宁,又更为寿安,明昌二年更为万宁宫。……有琼华岛。”[90]万宁宫在金中都城东北郊,即今北京北海公园一带,其中的琼华岛也就是今日北海公园之琼岛。元好问说:“寿宁宫有琼华岛,绝顶广寒殿。”[91]琼华岛上的广寒殿是金代中后期著名的避暑胜地,耶律铸《龙和宫赋》“布金莲于宝地,散琼华于蓬邱”句下有注曰:“金莲川即山北避暑宫,琼岛即山南避暑宫。”[92]这里说的“山北”、“山南”与“山后”、“山前”是同一个意思,将琼岛与金莲川相提并论,可见它当时主要是以避暑胜地而著称。万宁宫自大定十九年(1179年)落成后,世宗除了去金莲川避暑之外,其馀各年均在万宁宫度夏。章宗时期,除明昌五年及泰和二年、五年到山后避暑外,其它多数年份也都在万宁宫避暑,一般是三四月前往,八月返回。此外有时也去中都西北郊的玉泉山行宫或香山行宫度夏。
    必须指出的是,世宗、章宗时期在中都城郊离宫的度夏与其在山后的驻夏具有不同的性质,不能列入捺钵的范围。因为在山后驻夏还包括相应的围猎活动,即所谓的“秋山”,而在中都郊外的度夏仅仅是避暑而已。历代帝王孰无离宫别馆,我们当然不能将帝王的一切出行都视为捺钵,这里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秋山是驻夏的一项重要活动。虽名之曰“秋山”,其实未必以山为主,如山后驻夏的主要围猎场所就是草原,金莲川、云龙川都是如此。实际上,驻夏金莲川的说法是不够准确的,王恽谓“金人驻夏金莲、凉陉一带”,[93]比较接近事实;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驻夏于凉陉的景明宫,秋山于金莲川。庆宁宫(泰和宫)和云龙川(长乐川)的关系也是这样,前者是驻夏行宫,后者是秋山的场所。
    关于金莲川和云龙川的秋山情况,金人诗文中有所反映。金末人杨果《羽林行》有曰:“当时事少游幸多,御马御衣尝得赐。年年春水复秋山,风毛雨血金莲川。归来宴贺满宫醉,山呼摇动东南天。”[94]这里描述的是世宗、章宗时代在金莲川秋山的情形。又赵秉文有诗赋云龙川秋山:“一望金莲五色中,离宫风月满云龙。向来菡萏香销尽,何许蔷薇露染浓。秋水明边罗袜步,夕阳低处紫金容。长扬猎罢回天仗,万烛煌煌下翠峰。”此诗见于《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七,诗题作《金莲川》,但我以为这个题目恐怕是被后人误题的。赵秉文是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进士,扈从春水秋山是泰和间任职翰苑时的事情,此时章宗早已不到金莲川驻夏,而先后两次驻夏于泰和宫,“离宫风月满云龙”句可以证明此诗是咏云龙川秋山的,“一望金莲五色中”不过是说云龙川也有金莲花罢了,大概这就是此诗被后人误解误题的原因。
    秋山围猎以射鹿为主,故赵秉文有“春水围鹅秋射鹿”的说法。[95]猎鹅、射鹿分别是金代春水、秋山的象征,《金史》记载金人服制说:“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鹘捕鹅,杂花卉之饰;其从秋山之服则以熊鹿山林为文,其长中骭,取便于骑也。”[96]上文谈到经杨伯达先生鉴定的金代“秋山”玉,其图案即为山林群鹿。女真人以善于诱猎麋鹿著称,有关早期女真人的记载称其“以桦皮为角,吹作呦呦之声,呼麋鹿,射而啖之”。[97]赵秉文有《呼群鸣鹿图》诗二首,专门描述秋山时呼鹿射猎的情形,其一云:“麑班剥落错古锦,麚角轮囷生肉芝。呦呦谁见群呼态,忆在秋山扈从时。”其二云:“霜林枫叶动秋山,谁道呦呦物性闲。同类呼群更媒祸,世间何处不黄间。”[98]梁襄谏幸金莲川疏谈到了围猎鹿群的一些情况:“臣又闻,陛下于合围之际,麋鹿充牣围中,大而壮者才取数十以奉宗庙,馀皆纵之,不欲多杀。”[99]
    但鹿并不是秋山的唯一猎物。《金史》有“章宗秋山射中虎”的记载。[100]元好问《续夷坚志》卷三“猎犬”条曰:“泰和五年,道陵(即章宗)猎云龙川。兴州产犬,宗室咬住进数犬,云可备射虎。上因令试之。”猎虎原是辽朝冬捺钵的主要内容之一,金代秋山猎虎大概属于一种随机行为,所以记载不多。又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金莲川秋山,“七月戊辰,猎于豁赤火,……获黄羊四百七十一”。[101]可见秋山围猎对于猎物并没有什么限定,只不过因为鹿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猎物,所以射鹿才成为秋山的象征。
    除了驻夏期间的秋山围猎之外,秋冬季节的其他围猎活动也属于秋山的内容。熙宗、海陵时期,秋冬围猎还没有形成制度,首先是没有世宗以后“秋猎”、“冬猎”或“秋山”之类的名目,其次时间也很随意,从秋九月直到来年的春二月,都有出猎的记录。熙宗时甚至可能还没有围场制度,时任翰林待制的程寀描述他所见到的围猎情况说:“臣幸得近清光,从天子观时畋之礼。比见陛下校猎,凡羽卫从臣无贵贱皆得执弓矢驰逐,而圣驾崎岖沙砾之地,加之林木丛郁,易以迷失。是日自卯及申,百官始出沙漠,独不知车驾何在。瞻望久之,始有骑来报:’皇帝从数骑已至行在。‘”熙宗的围猎活动毫无规范,简直有如儿戏。因此程寀建议说:“后若复猎,当预戒有司,图上猎地,具其可否,然后下令清道而行。择冲要稍平之地,为驻跸之所,简忠义爪牙之士,统以亲信腹心之臣,警卫左右。俟其麋鹿既来,然后驰射。仍先遣搜阅林薮,明立标帜,为出入之驰道。”[102]但这些建议当时并未得到采纳。
    世宗、章宗时代的秋冬围猎可以说完全制度化了。关于秋猎的名目,《金史》里有不同的叫法,《世宗纪》均称为秋猎,而《章宗纪》则一概称为秋山,其实两者完全是同一个意思。为避免概念的混淆,本文通称为秋猎。秋猎的时间一般在九、十月间,世宗称“重九出猎,国朝旧俗”,[103]自大定三年(1163年)以后,秋猎多在重九日开始出行,但偶尔也有始于八月的。世宗朝有十三次秋猎的记录,每次少则十馀日,多则二十馀日。章宗朝秋猎九次,每次约一个月左右。
    冬猎的名目在金代文献中没有歧异。冬猎的时间在十至十二月之间,或自十月至十一月,或自十一月至十二月,个别年份也有晚至十二月才出猎的。每次冬猎时间长短为十馀日至二十馀日不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冬猎活动,即腊日的冬猎。《金史》卷六《世宗纪》(上)载,大定三年(1163年)“十二月丁丑,腊,猎于近郊,以所获荐山陵,自是岁以为常”。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以前,金朝一直自认本朝德运为金德,故例于十二月丑日行腊祭,[104]自大定三年始,每年的腊日出猎于中都近郊,成为一种例行活动。这种冬猎有其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且每次仅有一日而已,与春水秋山不可相提并论。
    自金朝迁都中都后,秋冬围猎均在中都旁近的州县进行。大定九年(1169年),宋人楼钥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是年十二月,“初至望都,闻国主近打围曾至此,自后人家粉壁多标写禁约,不得采捕野物,旧传为禁杀下令,至此乃知燕京五百里内皆是御围场,故不容民间采捕耳”。[105]金朝为了秋冬围猎的需要,规定中都五百里内为禁猎区,不许百姓捕猎,宋人因不知底细,故曾误以为是因为禁止杀生的缘故而作此规定的。大定十年(1170年)使金的范成大,在其纪行诗《卢沟》诗题下有注曰:“去燕山三十五里。虏以活雁饷客,积数十只,至此放之河中,虏法五百里内禁采捕故也。”[106]这和楼钥的记载是完全一致的。依据这个规定,我们可以将中都周边五百里地界视为秋冬围猎的大致范围。[107]从《金史》的记载来看,距中都最远的一次围猎活动是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的冬猎,远至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108]但经常性的围猎地区还是毗邻中都的一些州县,如蓟州(治今河北省蓟县)、顺州(治今北京市怀柔县)、霸州(治今河北省霸县)、保州(治今河北省保定市)、安肃州(治今河北省徐水县)等地。
    宣宗迁都开封后,河南人夥地少,“凡有闲田及逃户所弃,耕垦殆遍”,[109]然而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仍旧规定开封周围百里之内为皇家围场,直到金朝临近亡国时才明令废除猎地。王鹗《汝南遗事》卷四《总论》在列举哀宗德政时,有曰“罢猎地以裕民”,注曰:“旧制,附京百里禁捕猎,扈逻官军所至骚扰。正大五年敕令罢之。”《金史》卷一七《哀宗纪》(上)则将此事记在正大六年(1229年)十二月:“罢附京猎地百里,听民耕稼。”这表明南渡以后,虽然捺钵制度已不复存在,但秋冬季节的围猎大概仍是一项例行的活动。
    围猎是女真人最喜爱的一项传统活动。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曾对宋使马扩宣称:“我国中最乐无如打围。”[110]即便在女真人入居中原后,仍旧乐此不疲。南宋归正人张棣对此有详细的记述:“虏人无它技,所喜者莫过于田猎。昔都会宁之际,四时皆猎焉。至亮徙燕,以都城之外皆民田,三时无地可猎,候冬月则出,一出必逾月,后妃、亲王、近臣皆随焉。每猎,则以随驾之军密布四围,名曰围场。待狐、兔、猪、鹿散走于围中,虏主必射之,或以雕鹰击之,次及亲王、近臣。出围者许人捕之。饮食随处而进,或与亲王、近臣共食。遇夜,则或宿于州县,或宿于郊野无定。亮以子光英年十二获獐,取而告太庙。裒立尤甚,有三事令臣下谏:曰饭僧,曰作乐,曰围场。其重田猎也如此。”[111]按此处“裒”当为“褎”之误,完颜褎即金世宗完颜雍之原名。[112]从《金史》中看,世宗朝的围猎活动实际上还是相当频繁的。章宗即位以后,严重干扰农业生产的围猎活动遭到了汉族官僚越来越强烈的反对,甚至连有的女真官僚也对此持批评态度。章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六月,“修起居注完颜乌者、同知登闻检院孙铎皆上书谏罢围猎”;同年九月,章宗猎于中都近郊,“监察御史焦旭劾奏太傅克宁、右丞相襄不应请车驾田猎”;十月,平章政事张汝霖“谏止田猎”。[113]在这种情况下,章宗不得不对女真人的围猎活动稍加约束。明昌元年(1190年)正月,“制诸王任外路者许游猎五日,过此禁之,仍令戒约人从,毋扰民”;二月,“遣谕诸王,凡出猎毋越本境”;明昌三年(1192年)二月,“敕猛安谋克许于冬月率所属户畋猎二次,每出不得过十日”。[114]对于违禁的女真贵族,有时甚至给予严厉的处分,如章宗从父豫王永成明昌间判真定府事,“坐率军民围猎,解职”,章宗赐诏称:“偶因时猎,颇扰部民,法所不宽,宪台闻上。”[115]尽管如此,上述禁令似乎仍不过是具文而已,如宣宗贞祐三年(1215年)九月,“以秋稼未获,禁军官围猎”,[116]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记载在《金史》中屡见不一见,这说明女真人的围猎活动是禁而不止的。直到哀宗时,还有这样的记载:正大四年(1227年)十月,“外台监察御史谏猎,上怒,以邀名卖直责之”。[117]反对围猎的意见并不能阻止哀宗的围猎活动,即便是在金朝危在旦夕的时候。由此可见女真人对围猎的迷恋之深,用心之执著。
    金朝的秋山围猎,除了娱乐和避暑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借此操习骑射。女真是一个马上民族,金朝前期,女真人“止以射猎、打围便为战阵,骑射、打毬阅习轻锐”。[118]在对辽宋两国的战争中,女真人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但金代中期以后,女真的汉化逐渐加深,从而导致其传统尚武精神的沦丧。世宗曾对兵部郎中高通说:“女直旧风,凡酒食会聚,以骑射为乐。今则弈棋双陆,宜悉禁止,令习骑射。”[119]大定八年(1168年)选女真人为侍卫亲军,而“其中多不能弓矢”。[120]大定十年(1170年)三月,“宋、高丽、夏遣使来贺。丙辰,上因命护卫中善射者押赐宋使射弓宴,宋使中五十,押宴者才中其七”。[121]这并不是一次偶然的输赢。大定间,太子允恭曾上奏说:“每遣奉使入宋国,朝射往往不胜,有损国威,今后使人射不胜者乞加罪。”[122]金朝以武立国,骑射本是女真人最擅长的技艺,如今竟不敌宋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