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略论近代上海市政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术月刊》 熊月之/罗苏文/周 参加讨论

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迅速崛起,由一个中世纪滨海县城演变为近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在这个过程中,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市政建设亦迈开了近代化的步伐。
    近代上海市政以上海光复为界,大致可分为晚清和民国两个历史时期。晚清时期上海市政肇始于英租界,而后推而及于法租界和华界;民国时期则在晚清的基础上大步推进,到1930年代前半期上海的市政设施和市政管理已可以与当时世界任何一个大都市相媲美。上海市政的近代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上海城市的外观和空间格局,极大提高了市民生活的质量,并有力地推动了上海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晚清上海市政的肇始及其演进
    晚清上海市政是随着租界的辟设、开发和繁荣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作为城市社会必不可少的硬件系统,上海市政建设从无到有,从粗陋到基本健全,大步迈向近代化,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1.近代路政的创办
    晚清上海近代意义上的路政肇始于租界。早在1845年颁布的《上海土地章程》中就对外侨居留地的道路建设做了若干规定,包括规划主要干道、统一道路宽度、设置道路附属设施、订立管理条例等。随后英租界便成立了“三人道路码头委员会”,开始了最初的道路建设。1854年工部局设立后,更把创建近代道路网络列为“首要职责之一”,制订并实施了新的筑路计划。到1865年,已初步建成了由26条道路组成的英界干道网络。此后,工部局继续推进界内的道路建设:(一)增辟或延长界内道路,并将道路网络逐渐向英界西部和美界扩展;(二)拓宽、取直原有的干道;(三)接管、添筑界外道路,供外侨“驱车、驰马或散步等娱乐之用”。进入1880年代以后,上海逐渐步入工业时代,城市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原先英美租界的北部和西部比较荒僻的地带相继变成工业区,大批农业人口涌入租界及边缘地区,租界人口有增无减。据工部局报告:1895年每天出入租界的流动人口已近100万, “上海已经跨越了它发展阶段中‘每个人了解他的邻居’的那种小型社会阶段,进入了都市生活阶段”。工部局以此为借口,大肆扩界,到1900年公共租界的面积已增至32110亩。根据城市格局的变化, 工部局适时地调整了筑路方案,将道路建设的重点转向虹口和泥城浜以西地带。据统计,到1911年工部局管理下的界内外道路总长度已达110英里, 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为了确保道路的整洁、畅通和有序,工部局在大力推进道路建设的同时,制订了一系列“著有成效”的道路管理条例,严格“以法治路”,使已建成的道路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应有的效能。
    和英美租界当局一样,法租界当局对铺筑界内道路也格外重视。早在1857年法租界就成立了“道路管理委员会”, 着手“修理马路”。 1862年,公董局成立后,更加快了道路建设的步伐,即使在财政相当吃紧的情况下,公董局也不曾放弃筑路计划。到1900年,法租界“已有一个宽阔的、铺设得很好的道路系统”。道路的铺筑和道路网络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法租界的成长与发展,公馆马路和“兴圣街、吉祥街、紫来街等处皆为商贾荟萃之所”。法租界再也不是一个充满“有害的疫气”的令人讨厌的地方,而是一处“安全、平静、清洁卫生的”城市了。
    在租界近代路政的强烈刺激下,华界开始“仿租界之式”,向租界的路政看齐,兴办自己的路政。从1870年代始,兴华界路政,“如租界之法以治之”,已成为华界有识绅商时常谈论的话题。到1890年代,华界绅商终于化议论为行动,城厢内外、闸北、吴淞和浦东相继成立了马路工程局,具体负责马路的辟设。1905年,地方自治运动兴起,上海绅商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等市政机关,把“开拓马路”、“清洁街道”列入市政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中。虽然由于种种限制,华界实际筑成的道路仅30余条马路,远不能和公共租界、法租界相提并论,但重要的是华界路政在绅商的持久努力下已开始艰难地走上近代之路,从此华界没有新式马路的时代遂成历史。
    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的路政共同构成晚清上海路政的近代图景,尽管三界路政并不同步,规模和成效亦各不相同,但近代路政的创办使上海城市格局和整体风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标志着一座完全不同于老城厢的近代都市已经崛起。
    2.交通工具的急剧代谢
    道路是为交通而修筑的,晚清上海的道路经历了土路、碎砖路、碎石路到柏油路的变迁,与此相适应,上海的交通工具也经历了从轿子到马车、人力车再到电车的急剧代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