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江村五十年(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 费孝通 参加讨论

每个人从大锅里分得的饭量越来越少的现实使农民认识到人口的巨大压力。他们从生活实际出发,需要在耕作农业之外另谋活路。就在这时候,城市里的许多工厂还在停产闹革命。生产停顿,但市场需求依然存在,于是部分城里的工业就向正需要找活路的农村转移。城市经济的瘫痪也使得原来城市工厂里的技术人员流入农村,类似于此的众多因素凑合起来,在长江三角洲首先出现了大批“社队企业”,那就是,由公社或生产大队集体开办的小型工厂。社队企业从发生到在80年代初取得合法地位并改称乡镇企业,走过了充满艰辛和考验的十几个年头。
    1982年我在江苏省江阴县的一个工业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大队访问时,曾听说这个大队以往的经济发展几经曲折,可是在1968年与城市挂上了钩,把工业引入农村以后,他们就紧紧抓住这条活路不放。尽管农村办工业与当时“以粮为纲”的政策不合,甚至有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受到制裁的危险,但他们很巧妙地在厂门口挂上农具厂的招牌,偷偷摸摸地生产着与农具不沾边的塑料制品,从而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根基。农民办工业的热情如此巨大,以致种种束缚和障碍都阻挡不住他们前进的脚步,原因就在于这热情来自急需为剩余劳动力找活路的迫切需要,这股内在动力促使农村干部和群众纷纷起来仿而效之,社队工业也就不胫而走,迅速蔓延。
    1976年全国拨乱反正,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农村经济体制做出了改革的决定,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分别由家庭承包,独立经营。农民在承包土地上的收入除了规定要上交国家和集体的部分外,全部归个人所得。这就克服了公社制所引起的种种遏制生产力的弊病,使农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82年江村落实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很高,几年来的粮食亩产一直稳定在1600斤左右,这一水平与责任制以前相比虽不能说有大幅度增长,但每亩农田所花费的成本降了下来,农民从土地上的实际收入提高了。
    生产责任制的实行使得长久被大锅饭所隐蔽的剩余劳动力暴露得更清楚了。每个家庭都明白自己承包的土地需要多少劳动量,劳力有多余的就要自觉地出去找生产之道。这给已经走过初创阶段并受到国家支持的乡镇工业以更大的推动力。农业和工业并肩发展,农村经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繁荣景象。江村的人均收入从1980年的130元增加到1981年的237元,1982年为334元,1983年为450元,1984年为570元,1985年达到712元。连续五年以每年100多元的速度向上涨,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乡镇工业的发展。乡镇工业大量吸收了村里的劳动力,使他们在工厂工作取得工资,减轻了农田上的人口压力,收入提高了。1985年,江村1433个劳动力中有639名在乡镇企业做工,约占45%,这些农村工人全年的工资加奖金的总收入入为48.24万元,相当于全村每人收入202元。从整个苏南看,一些先进地区发展得更快,如沙洲、无锡、常熟的几个亿元乡,在1982年时人均收入已超700元,1984年都超过1000元,其中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工业。江村的收入水平还只是处于中等水平。
    80年代初期,农村经济的这第二次飞跃比起30年前的第一次飞跃来,其意义更为深刻。因为在这过程中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农业与工业在产值上的比例翻了一个身。70年代末还是农大于工,大致是7:3;到了80年代中期,比例倒了过来,成了3:7,农小于工。江村的工业起步较晚,变化也就特别显著。1979年的工业产值为19万元,只占农、副、工三业总产值的31%;1985年全村三业总产值比1979年增长了7.7倍,一跃为537.6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为325万元,占60.4%;农业产值72.57万元,占13.5%;副业(包括个体手工业和服务业)140.11万元,占26.1%。在经济结构变化中值得注意的一个特点是工、副、农三业的协调发展。工业的异军突起并不是出于农业的萎缩。从江村的统计数字看,1979年以来农业产值也在上升,平均每年增长的速率为4%。只是与工业产值年均增长60%相比,农业则相形见绌了。
    或许有人会问,农村经济的这一巨大飞跃是怎么来的?让我们先看江村的两个具体例子。1967年江村联合了它周围的五六个村子,筹集了多年的集体积累资金2.7万元,办起了一个缫丝厂。此后,工厂采用低工资、高积累的办法逐年扩大再生产,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到1984年该厂已有固定资产55万元,流动资金28万元;年产值也由最初的2万元提高到了152万元。随着利润的增加,工人的平均月工资也由21元上升到63元。可是这个工厂在办厂数年之后由大队联办厂升格为公社厂,就不再属于江村的工厂了。于是江村在1978年底又用集体积累的3万元,买了14台老织机筹办村办丝织厂。最初只招收43个工人。1979年一年内就赢利4万元。当年工人的工资月均只有24元,还留成一部分在厂里作为来年的流动资金。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发展壮大,到1985年该厂已是拥有351名工人和70台织机的中型丝织厂,年产值达278.2万元,成了江村六个村办企业的骨干。
    这两个厂的创业史告诉人们,乡镇工业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生长起来的。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固然有诸如城市工业支持,国家贷款扶持等因素在内,但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是省吃俭用、勤劳耐苦的农民。正是农民,他们用自己的劳动,一点一滴地积累了资金,在这十年里创办了约占江苏全省工业1/3的乡镇工业;也是农民,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开拓了崭新的生活。现在的江村农民,温饱之后正在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1957年全村只有一幢二层楼,如今它已被翻修成三层楼,二层楼房也已盖了30多幢,还有60户人家的门前垒起砖瓦准备造楼。农民的富裕离不开乡镇企业,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就是“无工不富”。
    乡镇企业的发展引起如此巨大的变化其实是不难理解的。过去相当长时期里实行的那种限制商品生产的政策使农村的劳动力只能完全投入土地从事粮食生产,而土地的报酬受到递减率的制约。据江村农民反映,在这一地区水稻的亩产量高过1500斤以后,再要提高产量就不易了,除非投入比产出更高的资金,那就得不偿失。在这50年里江村的土地并无增加而略有减少,但人口却增加了80%以上,人均耕地从2亩降到1.2亩。尽管由于精耕细作、兴修水利,这块土地生产的粮食除了养活全村人畜,每年还能出售给国家68万斤,但是增加的劳动力却大量剩余下来不能变成生产力。据1968年的统计,全村有1144个劳动力,劳均耕地不足2.5亩。按当时的耕作条件,每个劳力可承担5亩土地而保证不减产。这意味着有一半的劳动力白白地浪费掉了。实行责任制以后,有闲的人手显而易见,乡镇工业就将这部分有闲的人手与先进的生产手段结合起来,造就了一股强大的生产力,从而繁荣了农村经济,完全改变了农村原来的面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