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于公元1604年对明朝宗室贵族人口增长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后,在《农政全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三十年翻一番的“生人之率”说。“夫谓古民多,后世之民少,必个然也。生人之率大抵三十年而增加一倍,自非有大兵革,则不得减。”自徐光启的“生人之率”理论提出后,一直被后世学者作为研究中国古代人口增长的经典文献,今人在著作中也不断引用。著名学者张敏如在其著作中说:“徐光启的人口每三十年增加一倍的看法,不但与后来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推算的25年增加一倍的论点很相类似,且比马尔萨斯得出这一结论早了170多年。”(注:张敏如《中国人口思想史》,第15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魏连科在《明代宗室婚嫁制度述略》一文中也说:“由于明代宗室广置姬妾,所生子女也可以得到俸禄供给,所以人口孳生得特别多。”(注:魏连科《明代婚姻制度述略》载《未史》,第32期。)赵轶峰、何宛英在《千秋功罪--君主与中国政治》一书中也说,明代宗室人口的增长“是民间生育率的十余倍”。徐光启作为一代科学巨人,为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这里我又不得不指出,他通过对明代宗室人口研究而得出的“生人之率”三十年翻一番是一个不正确的结论,因为他忽视了宗室婚姻的特殊性及当时普遍存在的一夫多妻制对人口的影响等因素。笔者撰写此文是希望通过研究中国古代宗室人口纠正徐光启“生人之率”的片面性错误,探讨中国古代宗室人口增长的特殊性。 一、中国古代宗室多妻状况 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宗室都是实行一夫多妻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夫多妻这种婚姻方式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孟子说,当时的“大人”“侍妾数百”(注:《孟子·尽心》。)。在当时百里为国的时代,全国“大人”的妻妾加在一起可是个不小的数目。管子说“齐襄公陈妾数千”(注:《管子·小匡》。)。墨子也说:“当今之世,大国拘女累千,小国累百。”这些相互吻合的记载说明了当时宗室多妻制的发达。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起大一统的专制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在灭六国的过程中,每灭一国,都将其宫女掳至咸阳,作宫室以藏之,史载当时“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注:《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三辅旧事》。)。秦朝的嫔妃级别有八品,后来刘邦攻下咸阳时,宫中美女尚有数千(注:《史记·留侯世家》。)。可见秦始皇和秦二世都有为数不少的妻妾,足见皇室多妻又是宗室多妻的典型。 刘邦建立的汉朝,继承秦朝的制度,皇后以外,妃称夫人。汉武帝时嫔妃级别增至十四等,另外还有所谓的“家人子”、“待诏掖庭”等,都是皇帝的侍妾、宫女。王莽改制,将贵妾之属增至120人。后代依此为嫔妃的常数。西汉时期后宫人数最多的要数汉武帝,《旧唐书·食货志》载:“汉武帝后宫数万人,外讨戎夷,内兴宫室。”王莽时后宫人数亦不少,《后汉书·刘玄传》载:“初王莽败,惟未央宫被焚而已,其余宫馆无一所毁,宫女数千,备列后庭。”东汉时期,宫女大多保持在五六千人。陈蕃在上疏中说后宫“采女数千”(注:《后汉书·陈蕃传》。)。荀爽在延熹九年对策中说:“臣窃闻后宫采女五六千人。”(注:《后汉书·荀爽传》。)汉灵帝时,吕强上疏中说:“臣又闻后宫采女数千余人。”(注:《后汉书·吕强传》。)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朝皇帝均以多妻为荣,故而,后宫人数亦不少。三国时,魏国于皇后之下设立等爵,到太和元年,增至十二等。《魏书·高柔传》载:“明帝大兴殿舍,百姓劳役,广采众女,以充后宫。”吴国后宫人数最多,《三国志·贺邵传》载:“邵谏皓曰:‘今国无一年之储,家无经月之畜,而后宫坐食者万有余人。’”晋武帝灭吴后,太康二年,“诏使孙皓使妾五千人入宫”(注:《晋书·武帝传》。)。晋朝时,后宫人数更多,晋武帝司马炎因为后宫人数太多而不知所适,只好乘着羊拉的辇车随意走,车走到哪里,就幸到哪里,实为封建帝王无耻的典型(注:《晋书·胡贵嫔传》:“武帝多内宠,掖廷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年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南北朝时期,后宫人数亦不少,《隋书·高祖纪》诏曰:“有陈窃据江表,逆天暴物,……征责女子,擅造宫室,月增月益,止足无期,帷薄嫱嫔,有逾万数。宝衣玉食,穷奢极侈,淫声乐饮,俾昼作夜。”陈朝是南朝四个王朝中地盘最小的,而后宫中竟也有超过万数的宫女。 隋朝时期,虽然只经历了两个皇帝,但宫女的人数也是相当多的。隋炀帝的荒淫是历史上有名的,《隋书·炀帝纪》载:“大业八年,密诏江淮诸郡,阅视民间童女姿质端丽者,每岁贡之。”唐初,两次遗散隋后宫宫女6000人就是见证(注:参见王育民《唐代人口考》,载上海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 唐代以贵、淑、德、贤四妃为夫人,后宫设立六局二十四司,共190人,还有女史10人。这些都是有品级的,无品级的宫女人数相当多。唐肃宗宝应元年,一次就放宫人3000。玄宗开元天宝中,仅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和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即有宫女40000人,唐玄宗可以说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多妻的典型了。唐代的其它皇帝,后宫人数亦不少。《旧唐书·中宗纪》载:“景龙四年上元夜,帝与皇后微服观灯,是夜放宫女数千人看灯,因此多有亡逸者。” 五代十国时期是个大混乱的时代,这一时期建立的一些小国家的皇帝,后宫人数也不少。《周书·武帝纪》载:“建德五年,出齐宫中金银宝器、珠翠、丽服及宫女二千人班赐将士。”同光三年,后唐庄宗一次就采民女3000人入宫。诸小王朝的后宫人数加在一起,数字也是相当大的。 记载宋代后宫人数的文献很少,据现有的材料看,宋时后宫人数较前代已大为减少。宋与唐相仿,妃的称号除贵、淑、德、贤外,还有宸妃。辽代妃号更多,金代有十二种。《宋史·宋哲宗孟皇后传》载:“哲宗即长,太后历选世家女百余人入宫。”金灭北宋后,从东京开封掠走财物及皇室、宫女两千多人。可见,宋代后宫人数与前代相比已大为减少。宋代人口的增长是中国古代人口增长的一个高峰,这和宋后宫人数减少及其它类型多妻人数的减少有何联系,是很值得我们注意探讨的问题。 明代妃号有贤、淑、敬、惠、顺、康、宁、昭等。妃以下还有嫔御多人。据《明懿安皇后外传》载:“天启元年,熹宗将举行大婚礼,一次就征集民间秀女五千人,经过挑选后留一千人入宫。”有明一代,新皇帝都是从开始继立起就不断选秀女入宫,一直到死为止。明代的后宫人数平均每个皇帝当在二千人左右(注:《资治通鉴》卷273页。)。 满族入主中原,宫中规制变化不大,有清一代,后宫大多一直保留在千人左右。 上述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皇帝多妻之状况,因大多数朝代宗室多妻状况不详,故以皇室为例来研究宗室人口构成的特殊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