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司马迁《尚书》学研究(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齐鲁学刊》 马士远 参加讨论

《史记》载《金縢》用今文义举例。今本《金縢》:“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6](P399)《尚书大传》:“成王幼,在襁褓。”[9](P84)此为今文说。杜佑《通典》卷五十六“天子加元服”章引《五经然否论》:“《古文尚书说》:武王崩,成王年十三。”[11](P1571)《鲁周公世家》:“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1](P1518)在襁褓中与年十三不符,可知《史记》此处异乎古文义,当是用今文说。再如《尚书大传》以为《金縢》“秋,大熟”以下至篇末,记周公薨后事,其文曰:“周公死,天乃雷雨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国人大恐。王与大夫开金縢之书,执书以泣,曰:‘周公勤劳王家,予幼人弗及知。’”[9](P85)《史记》说:“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1](P1522)此处与《尚书大传》说义相同,可知司马迁用今文义。
    由上观之,司马迁《史记》采用诠解《尚书》资料,不限今、古文说义。班固所谓“迁书载《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縢》诸篇,多古文说”,并未精准。
    (二)《史记》因袭《书序》问题
    《史记》因袭《书序》涉及今、古文篇目问题。《史记》称述《书序》,亦兼采今、古文。据程元敏先生考证,《史记》称述《书序》用《古文尚书》篇目者有《女鸠》、《女房》、《仲□作诰》、《异母同颖》、《薄姑》、《鲁天子之命》;其对应今文《尚书》家本分别为《汝鸠》、《汝方》、《仲虺作诰》、《异畝同颖》、《蒲姑》、《旅天子之命》。《史记》称述《书序》用今文《尚书》篇目者有《毋逸》、《臩命》、《甫刑》、《肸誓》;其对应《古文尚书》本分别为《无逸》、《冏命》、《吕刑》、《费誓》。
    《史记》因袭《书序》文本问题。《史记》照录《书序》文本,涉及五十六目,即《夏社》、《明居》、《咸有一德》、《五子之歌》、《汤征》、《帝告》、《汝鸠》、《汝方》、《嘉禾》、《仲丁》、《河亶甲》、《祖乙》、《甘誓》、《胤征》、《汤誓》、《典宝》、《汤诰》、《伊训》、《肆命》、《徂后》、《沃丁》、《高宗肜日》、《牧誓》、《武成》、《大诰》、《微子之命》、《康诰》、《召诰》、《洛诰》、《多士》、《君奭》、《多方》、《立政》、《周官》、《顾命》、《康王之诰》、《毕命》、《仲虺之诰》、《太甲》、《咸》、《泰誓》、《归禾》、《无逸》、《贿肃慎之命》、《冏命》、《吕刑》、《费誓》、《分器》、《伊陟》、《说命》、《成王政》、《将蒲姑》、《亳姑》、《盘庚》、《文侯之命》、《秦誓》。据本经述其义与《书序》相合者,有《酒诰》、《梓材》二目。司马迁未见原序文,但据《书序》所存篇目而只记其篇目者,有《九共》、《槀飫》、《厘沃》、《疑至》、《臣扈》、《原命》、《高宗之训》七目。另外,司马迁据经本文述义而不及篇名者,有《尧典》、《皋陶谟》、《禹贡》、《西伯戡黎》、《微子》、《洪范》、《金縢》七目。又有《史记》据《左传》述蔡仲事同《书序》但不及篇名者,有《蔡仲之命》一目。司马迁《史记》述义不及亦未引篇目者,仅《舜典》、《汨作》、《大禹谟》、《益稷》、《旅獒》、《旅巢命》、《君陈》、《君牙》八目八篇而已。
    《史记》因袭《书序》篇次问题。《史记》因袭《书序》篇次有与《书序》小异者,如《史记》为《典宝》次《夏社》前,《书序》为《典宝》次《夏社》后;《史记》为《咸有一德》次《明居》、《太甲》前,《书序》为《咸有一德》次《明居》、《太甲》后;《史记》为《君奭》次《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前,《书序》为《君奭》次《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后;《史记》为《周官》次《立政》前,《书序》为《立政》次《周官》前;《史记》为《费誓》次《吕刑》、《文侯之命》前,《书序》为《费誓》次《吕刑》、《文侯之命》后。程元敏先生说:“稽考异同五篇,知《史记》得正次者《典宝》、《周官》、《费誓》,可正《伪孔本书序》之失次;《书序》得正次者《咸有一德》、《君奭》,则可援以匡正史误也。”[5](P701)
    (三)《太史公自序》模仿《书序》问题
    《太史公自序》为《史记》一百三十篇中的最后一篇,其要旨在叙说撰著《史记》的体系与体例。该篇从多个层面都对《书序》有所模仿。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太史公自序》模仿《书序》“为某事作某”行文体例。俞樾《湖楼笔谈》卷三说:“纪事之体,本于《尚书》,故太史公作《自序》一篇,云‘为某事作某本纪、某表、某书、某世家、某列传’,犹《尚书》之有《序》也。古人之文,其体裁必有所自。”[12](P388)《太史公自序》叙述一百三十篇目之要旨时,上文述某事,下文乃结言作某文,确如俞樾所说,实仿《书序》行文之体例。现以本纪、世家、列传为例,各举一行文例:《太史公自序》说:“维昔黄帝,法天则地,四圣道序,各成法度。唐尧逊位,虞舜不台;厥美帝功,万世载之,作《五帝本纪》第一。”[1](P3301)《太史公自序》说:“武王克纣,天下未协而崩。成王既幼,管蔡疑之,淮夷叛之,于是召公率德,安集王室,以宁东土。燕易之禅,乃成祸乱。嘉《甘棠》之诗,作《燕世家》第四。”[1](P3307)《太史公自序》说:“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作《伯夷列传》第一。”[1](P3312)遍检《太史公自序》各条目,仅有一例不合《书序》此一体例者,即“秦既暴虐,楚人发难,项氏遂乱,汉乃扶义征伐;八年之间,天下三嬗,事繁变众,故详著《秦楚之际月表》”[1](P3303),用“详著”不合体例。
    《太史公自序》模仿《书序》“作某篇第几”体例。《太史公自序》模仿《书序》“作某篇”于下增序数“第几”体例,并将其统为一大篇,一如《书序》体例。如“作《礼书》第一”[1](P3304),“作《乐书》第二”[1](P3305),“作《伍子胥列传》第六”[1](P3313),“作《仲尼弟子列传》第七”[1](P3313),“序略……第七十”[1](P3319-3320)等。遍检《太史公自序》,无一例外。
    《太史公自序》模仿《书序》上、下两序相顾为文体例。《书序》各篇,上、下两序常相顾为文,如《汤誓序》“汤伐桀……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6](P226),继以《典宝序》“夏师败绩,汤遂从之”[6](P232);《洪范序》“武王胜殷杀受”[6](P351),下《分器序》承之曰“武王既胜殷”[6](P358);《大诰序》“成王将黜殷”[6](P403),下《微子之命序》承之曰“成王既黜殷命”[6](P417);《召诰序》“成王……使召公先相宅”[6](P459),《洛诰序》承之曰“召公既相宅”[6](P476)。各序文脉贯连,事迹相因,极便畅读。《太史公自序》仿之,因其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类,有时上、下两序文脉未必皆能贯连,当在情理之中。
    《太史公自序》模仿《书序》殿全书之末体例。秦汉时,序录统缀于编末是惯例,如《易·序卦》、《逸周书·序》、《庄子·天下》、《淮南子·要略》、《论衡·自纪》等。《太史公自序》模仿《书序》体例编制,亦总系全书之后,作为末卷,即第一百三十卷。
    (四)《史记》论述孔子与《尚书》经、传关系问题
    司马迁始称《书序》为孔子所作说不确。《史记》所述孔子“序《书传》”、“序《尚书》”、“论次”《书》等等,并不等于言孔子作《书序》。《孔子世家》所谓孔子“序《书传》”,其义实谓编次《尚书》,非别撰《书传》或《书序》。虽然有学者据《孔子世家》“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而认为孔子“序《书传》”,其实《尚书》本经称“传”者,先秦时已有之,《荀子·君子》篇引《秦誓》篇,就曾作“传曰”。《孔子世家》“序《书传》”与此段话的下文“编次其事”是互文关系。序,即编次;上纪唐、虞之际,即谓孔子编次《尚书》始自《尧典》篇,《尧典》篇正纪唐虞之际史事;下至秦缪,即谓孔子编次《尚书》讫于《秦誓》篇,《秦誓》篇正纪秦缪公史事。
    《三代世表序》所谓“序《尚书》”,其义亦谓编次《尚书》,非别撰《书序》。《三代世表序》说:“太史公曰……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日月,盖其详哉!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缺,不可录。故疑则传疑。”此处“序《尚书》”与其上文“次《春秋》”对举,序、次互文,序《尚书》即编次《尚书》。“略无年月”与上文“纪元年,正时日月”相对举,《春秋》按鲁史纪年月日时比较完备,而今传《尚书》廿九篇本经纪年、月、日全者极少。较完整者仅有二篇:《召诰》纪年、月、日,其文曰:“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越三日庚戌。……越五日甲寅。……若翼日乙卯。……越三日丁巳。……越翼日戊午。……越七日甲子。”[6](P460-462)《洛诰》纪年、月、日,其文曰:“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戊辰……在十有二月……惟七年。”[6](P478-494)纪月、日而缺年者,仅《顾命》、《康诰》、《多方》、逸《武成》四篇,《顾命》文曰:“惟四月哉生魄……甲子……越翼日乙丑……丁卯……越七日癸酉。”[6](P583-590)《康诰》文曰:“惟三月哉生魄。”[6](P423)《多方》文曰:“惟五月丁亥。”[6](P537)逸《武成》文曰:“惟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粤若来三月……既死霸……粤五日甲子……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翌日辛亥……粤五日乙卯。”[3](《律历志下》)《洪范》纪年而不纪月、日,其文曰:“惟十有三祀。”[6](P352)《益稷》、《牧誓》纪日而缺年、月,《益稷》文曰:“辛、壬、癸、甲。”[6](P147)《牧誓》文曰:“时甲子昧爽。”[6](P334)可见,“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缺”,与《尚书》文记时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正是就《尚书》而言的,序《尚书》,就是编次《尚书》,非为《尚书》作《序》。《史记·儒林传》又有所谓“论次”《书》的说法,其义亦谓编次《尚书》,绝非它指。《史记·儒林传》说:“太史公曰……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此处“论次《诗》”与“《雅》、《颂》各得其所”语相互应,可知是论次《诗》本经与《诗》乐,非言孔子论次《诗传》;以之推度“论次”《书》义,亦当为论次《尚书》篇章,非言孔子论次《尚书序》。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洪安全。司马迁之尚书学[J].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学报,第33期。
    [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陆德明撰,吴承仕疏证。经典释文序录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程元敏。尚书学史[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8.
    [6]孔颖达。尚书正义[A].十三经注疏[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许慎。说文解字附检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5.
    [8]翁方纲。汉石经残字考[A].丛书集成初编[C].北京:中华书局,2005.
    [9]伏胜撰,陈寿祺辑校。尚书大传附序录辨伪[A].丛书集成初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顾炎武。石经考[A].丛书集成初编[C].北京:中华书局,2005.
    [11]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2]俞樾。湖楼笔谈[A].续四库全书[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