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第四阶段,从1884年到1894年,不再提以水为主,转而采取虚张声势的威慑战略,这是李鸿章海防思想的滞回和逆转时期。 经过1884年的中法战争,初建的福建海军在马尾海战中惨遭覆没,同年12月,日本乘机在朝鲜制造了"甲申政变"。清政府在中法战争后宣称:"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①e]李鸿章立表赞同,誉之"洵为救时急务"[②e]。1885年10月,清政府决计"大治水师先练北洋一支为之倡"。 1888年10月,清政府批准《北洋海军章程》,北洋舰队正式成军。当时,北洋海军的实力超过了日本海军。1891年,李鸿章在校阅北洋海军后声称:"综核海军战备,尚能日异月新,目前限于饷力,未能扩充,但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③e]进而又提出:"自来设防之法,必须水陆相依,舰船与陆军实为表里。"[④e]从此,他不再提以水为主了。所谓"水陆相依",实际上是以陆为主,陆守主义又开始在他思想上占据了上风。 甲午战争前,李鸿章竭尽全力进行外交斡旋,对于实战的指导则显得消极。因为他已经看到,日本"岁添巨舰",海军实力大为增强,而中国自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后,"迄今未添一船,切虑后难为继"[⑤e]。到此时为止,中日两国海军力量的对比发生了不利于中国的变化,中国海军先前的优势已经化为乌有了。基于这样的现实,李鸿章的海防思想也就难以再向前发展,反而趋于滞回,甚至发生逆转了。他认为:"海上交锋,恐非胜算",但令游弋渤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倭尚畏我铁舰,不敢轻与争锋,不特北洋门户恃以无虞,且威海、仁川一水相望,令彼时有防我海军东渡袭其陆兵后路之虑,则倭船不敢全离仁川来犯中国各口。"[⑥]经过黄海一战,北洋舰队损失惨重,李鸿章认为"海军快船炮太少,足以守口,实难纵令海战",因而为北洋舰队制定了"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的方针。[⑦]只株守海口,消极应敌,将"活"的舰船变成了"死"的炮台。丰岛海战后,李鸿章派北洋舰队出海巡弋,又提出了"制敌保船"的基本方针。他的所谓"制敌",仍寄希望于"作猛虎在山之势"的威慑;而"作猛虎在山之势"的威慑,不过是虚张声势以吓敌罢了。对于对中国海军情况了如指掌的日本来说,当然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以此阶段中,李鸿章海防思想逐渐走向倒退,愈加消极被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甲午海战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由上述可知,在李鸿章海防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前三个阶段的发展基本上是逐步向上的。正由于此,才带来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和北洋海军的成军。对此,是应该给予充分的估计的。至于第四个阶段的倒退,也应该与当时的整个政局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只有这样,我们对李鸿章的海防思想才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注释: ①a《海防档》(丙),机器局,第3页。 ②a③a《海防档》(丙),机器局,第4-5页,第18-19页。 ④a《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九,第31-35页。 ①b戚其章:《李鸿章与洋务运动》,《中华文史论丛》第52辑。 ②b《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第273页。 ③b《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第288页。 ④b《清末海军史料》,第12页。 ⑤b⑥b转引《福建论坛》1993年第4期,第58-63页。 ①c《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14,第56页。 ②c《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100,第29页。 ③c《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24,第16页。 ④c《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24,第16页。 ⑤c《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24,第17-18页。 ⑥c《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24,第13页。 ①d《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7,第33-34页。 ②d《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6,第3-4页。 ③d④d《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9,第33,30,33-34页。 ⑤d《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7,第32-34页。 ①e《洋务运动》,第二册,第565页。 ②e《洋务运动》第二册,第560页。 ③e《李文忠公全集》卷72,第41页。 ④e《李文忠公全集》卷72,第37页。 ⑤e《清末海军史料》,第33页。 ⑥e《清末海军史料》第283页。 ⑦e丛刊《中日战争》,第3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