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康有为与丁巳复辟(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王隆平 参加讨论

三几点结论
    第一,辛亥以后在中国出现的复辟逆流中,存在着两个政治主张不同的派别。
    帝制派密谋解散国会、废除资产阶级共和宪法,故而大造舆论,企图利用军阀混战、政治黑暗之机,摧毁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历史的倒车,把中国重新拉回到封建社会,恢复"大清"朝。这是一股黑暗复辟势力。
    康有为虽然也大讲复辟,但他的复辟与帝制派的复辟是不同的。在康有为看来,中国是一个"积四千年君主之俗"的国家,若君主"一旦废之",必"起争乱"(12)e],竞选总统时必定会互相残杀,所以"君主之俗"不可废。与此同时,康有为又竭力主张推行西方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认为在中国必须设立国会,制定出适合中国实际的共和宪法,跟上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康有为还"深信君主独裁之制不适于今日,法美共和之制又与吾国情不合,运用不灵,适以长乱"(13)e]。这就出现了两对矛盾:一是保留君主与不能实行君主专制的矛盾;二是实行共和制度与西方共和制不合中国国情的矛盾。康有为解决这两对矛盾的办法,是把中国的君主传统与西方的共和制度结合起来,设计了一个两者兼而有之的新方案--"虚君之共和国"。具体办法是在中国"迎一土木偶"之类的人物充当君主,全国上下都视之"为神而敬奉之"[①f],而政权则完全由国会掌握。这样既可以弭乱,又可使共和制度在中国真正推行。
    康有为的"虚君共和"思想,其宗旨是资产阶级共和制,与帝制派的封建帝制复辟思想比较起来,有着积极的成分。两者是不能不加以区别的。
    第二,康有为的"虚君之共和国"思想,最早是在辛亥年所著《救亡论》中提出来的。在此文中,康有为把西方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与中国的实情进行对比研究,并预测:中国如果把西方的共和制度全盘照搬过来,那么军阀官僚在竞选总统时,"必出兵而争之",结果"必出大战乱",这既"非安民之法",也"非定国之方"[②f]。辛亥后数年间,军阀混战,你争我夺,内忧外患,接踵而至,这些恰恰证实了康有为的预测。康有为"审察国情",认为"非复辟不能救中国",这促使他去寻找时机,来实行其"虚君共和"主张[③f],但其赤手空拳,没有抢炮,只得设法去借他人之力。
    张勋为首的帝制派在这时期蠢蠢欲动,力主复辟,而康有为也讲复辟。两种复辟主张在表面上的统一,使两派产生了共鸣。"康有为自辛亥以后,当局屡招致不肯出"[④f]。而这时康有为却认为,帝制派的活动为他实现政治抱负创造了最佳历史机缘,于是积极拉拢帝制派,并为之出谋划策。但两派复辟主张的统一只是表面上的。掩盖在复辟外壳下的宗旨则是直接对立的。这使帝制派在封建复辟活动中,不得不把康有为踢开,只是在表面上对他表示尊敬,称他为"文圣"而已。
    在整个丁巳复辟过程中,主角是张勋。如果把康有为看作配角的话,也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配角而已。康有为想唱主角,但张勋不准。康有为"内无奥援,外无应和",是完全孤立的。康有为"到京三日",帝制派即拥溥仪复辟,而康有为却"无所事事……不预问政治"[⑤f],真是自讨没趣。万般无奈,康有为只得"移出张宅,暂居于圣人府"[⑥f],打算离帝制派而去,另寻他途了。
    第三,虽然康有为在丁巳复辟中没起什么作用,然而他希望借助于帝制派封建复辟势力,来实现其"虚君共和"的政治抱负,这是完全错误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共和是近代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帝制派密谋推翻共和,复辟封建帝制,倒行逆施,必然要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失败是必然的。
    康有为一向对帝制派抱以莫大的希望,积极主动参与、支持其复辟活动。尤其是在张勋进京后即将宣布复辟之际,康有为从上海赶到北京,这个行动本身就是对帝制派的支持。虽然两派的政治主张存在着意见分歧,但康有为厕身于封建复辟逆流之中,为复辟派推波助澜,甘愿与封建复辟黑势力同流合污。只要参与、支持复辟,不论其程度如何、作用大小,都是反对共和、逆历史潮流的,应该受到历史的惩罚。丁巳复辟失败后,大总统在下令严拿谋叛分子张勋的同时,又下令通缉"此次同谋造乱之康有为,交法庭尽法惩办"[⑦f]。就连康有为的门徒唐蟒也认为:"复辟之举,背逆潮流",而康有为竟参与"此死灰复燃之举"[⑧f],成为民国罪人,理应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注释:
    ①a《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中华民国六年》,第490页。
    ②a③a⑤a《康有为政论集》下册,第933、935、672页。
    ④a《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中华民国六年》,第493页。
    ⑥a《东方杂志》第14卷,第8号。
    ⑦a《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第257--258页。
    ⑧a《康有为政论集》下册,第994--995页。
    ①b②b《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中华民国六年》,第493、490页。
    ③b《内阁官报》第二号。
    ④b《散原精舍文集》、《张忠介公墓志铭》。
    ⑤b《南京国民党政府史馆档案》,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⑥b《丁巳复辟记》,《近代史资料》总18号,第112页。
    ⑦b《东方杂志》,第14卷,第8号。
    ⑧b⑨b⑩b《康有为政论集》下册,第677、1001、675页。
    (11)b(12)b(13)b(14)b《康有为政论集》下册,第685、691、691、1003页。
    (15)b《丁巳复辟记》,《近代史资料》总18号,第111页。
    (16)b《新青年》2卷,3号。
    (17)b《晨钟报》,1916年9月25日。
    (18)b《护国军纪事》第5期,《张勋私开会议记》。
    (19)b《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中华民国六年》第407页。
    (20)b《新青年》3卷,6号。
    ①c《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第261页。
    ②c《康有为与保皇会》第496页。
    ③c④c⑤c⑥c⑦c《康有为与保皇会》第520、496、520、526、529页。
    ⑧c《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第261页。
    ⑨c《晨钟报》1916年9月25日。
    ⑩c《申报》1917年1月14日。
    (11)c《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中华民国六年》第491页。
    (12)c(13)c(14)c(15)c《康有为政论集》下册,第830、834、834、839页。
    (16)c《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第260页。
    (17)c(18)c《康有为政论集》下册,第834页。
    (19)c《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第260页。
    (20)c《清末民初云烟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8页。
    (21)c(22)c《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第264、653页。
    (23)c《康有为政论集》下册,第994页。
    (24)c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8页。
    (25)c《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中华民国六年》第498页。
    ①d《近代稗海》第四辑,第105页。
    ②d《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第265页。
    ③d《清末民初云烟录》第96页。
    ④d《丁巳复辟记》,《近代史资料》第18号,第113页。
    ⑤d曹毓隽:《忆语随笔》,《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一辑,第220页。
    ⑥d转引自张宪文:《中华民国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5页。
    ⑦d⑧d《顺天时报》五年十月六日、五年十月十二日。
    ⑨d《北洋军阀》第三卷,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第212页。
    ⑩d转见胡平生:《民国初期的复辟派》,台北学生书局,第219页。
    (11)d蒋贵麟:《万木草堂遗稿外编》下,第626页。
    (12)d《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13册,第3页。
    ①e《沈曾植函稿》,《近代史资料》总35号,第88页。
    ②e③e《近代史资料》总18号,第113页。
    ④e王益知:《康南海史料商榷》,《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一辑,第248页。
    ⑤e⑥e⑦e《清末民初云烟录》第117页。
    ⑧e1917年7月1日参加拥立溥仪登极的人员名单,见《近代史资料》总18号,第113-114页。
    ⑨e《东方杂志》,第14卷,第8号。
    ⑩e天忏生:《复辟之黑幕》,《近代稗海》第四辑,第254页。
    (11)e《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第483页。
    (12)e《康有为政论集》下册,第675页。
    (13)e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辑,第139页。
    ①f《康有为政论集》下册,第672页。
    ②f《康有为政论集》下册,第672页。
    ③f《康有为政论集》下册,第1010页。
    ④f《近代史资料》总18号,第113页。
    ⑤f《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第483页。
    ⑥f⑧f许指严:《复辟半月记》,《近代稗海》第四辑,第158、165页。
    ⑦f《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中华民国六年》第590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