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述四个方面不难看出,孙中山所倡导的民族平等,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是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各个方面平等的有机统一和总合。 三、孙中山民族平等思想的评价 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民族平等的思想家,他的民族平等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孙中山的民族平等思想,有助于消除"内夏外夷"、"贵夏贱夷"等陈腐观念。中国历史上,一方面有不少有识之士倡言民族之间要平等相待,另一方面又存在严重的"内夏外夷"、"贵夏贱夷"的观念。自先秦始,"内夏外夷"、"贵夏贱夷"的思想和观念,可以说是此消彼长,逐渐积淀下来。孔子便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①f]认为夷狄即使有君也不如诸夏无君,他的贵夏贱夷思想是很严重的。这种夷夏之隔在汉代表现尤为突出,班固所著《汉书》可谓典型:"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人……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天地所以绝外内也。……其地不可耕而食也,其民不可臣而畜也,是以外而不内,疏而不戚,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国;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羁縻不绝,使曲在彼,盖圣王制御蛮夷之常道也。"[②f]班固是站在内夏外夷、贵夏贱夷的立场上来谈夷夏之别的。我国历史上有些少数民族政权也讲"内诸夏而外夷狄",也重诸夏而轻夷狄,不过,他们是称自己为夏、而称别的民族(包括汉族)为夷狄罢了。孙中山的民族平等思想,是对"内夏外夷"、"贵夏贱夷"观念的根本否定,因而有助于人们捐弃夷夏之见,消除"内夏外夷"、"贵夏贱夷"等陈旧观念的影响。 (二)孙中山的民族平等思想,促进了民族团结,激发了各民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革命热情。早在同盟会时期,由于孙中山积极倡导革命排满以实现民族平等,就有不少满、蒙古、回、壮、土家等各族爱国志士踊跃参加革命组织和从事革命活动。在后来的武昌起义和各省独立的过程中,由于孙中山的民族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满、蒙古、回、藏、壮、苗、土家、维吾尔、哈萨克等各族人民不仅积极参加,而且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从而使辛亥革命从单纯的汉人反满变成了以汉族人民为主体,团结各少数民族人民,共同进行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孙中山后来总结各族人民对辛亥革命的贡献时说:"辛亥武昌起义,举国应之,五族共和,遂深注于四亿同胞之心。"[③f]他还指出:"今日之中华民国,乃五族同胞合力造成。"[④f]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的民族平等思想更为明确,各民族之间的团结随之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在国民革命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孙中山的民族平等思想,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从而调动了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三)孙中山的民族平等思想,是孙中山民族理论的核心。众所周知,孙中山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提出了种种的主张,而民族平等则是贯穿这些主张的一条主线。他早期倡导革命排满,便是为了结束"满洲一民族宰制于上"的局面,实现民族之间的平等。也正因为如此,他反对盲目排满和种族复仇,指出革命党人"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更不是要"尽灭满洲民族",革命党人实行"民族革命的原故","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①g]孙中山的国家统一主张,实质上也渗透着民族平等精神,他所提出的"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军政之统一"、"内治之统一"、"财政之统一",都是以民族平等为前提和基础的。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了"五族共和"的主张,而"五族共和"的基本思想也是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平等,"五族一家,立于平等地位"。孙中山晚年提出的民族自决自治的主张,更是民族平等思想的体现。因此,孙中山的民族理论,是围绕着民族平等来构建的,民族平等是孙中山民族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此外,孙中山的民族平等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毛泽东曾明确表示"完全同意"孙中山的民族平等政策,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一贯强调民族平等,把民族平等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孙中山民族平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可见,孙中山的民族平等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孙中山的民族平等思想,也存在一些严重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平等的主体缺乏广泛性。孙中山在谈及民族平等问题时,往往限于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之间的平等,对于五大民族之外的少数民族,则有所忽视。他曾认为,由于自然力的淘汰,苗、瑶、僮等少数民族已不复存在。既然如此,就根本谈不上让这些少数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即令是五族之中,孙中山也存在一些不平等的认识,如将满族当作"异族"、"外邦"、"剪藩"、"野番贱种"、"野蛮游牧"等;又如他说:"就中国的民族说,总数是四万万人,当中掺杂的不过是几百万蒙古人,百多万满洲人,几百万西藏人,百几十万回教之突厥人。外来的总数不过一千万人。所以就大多数说,四万万中国人可以说完全是汉人。"[②g]这些认识,都反映出孙中山在民族平等的主体上缺乏广泛性,民族平等的主体之间仍存在一些不平等。 (二)民族平等的实现缺乏可行性。马克思曾深刻揭示了阶级社会民族矛盾的根源,指出"现存的所有制关系是造成一些民族剥削另一些民族的原因",[③g]并强调只有消灭阶级和私有制,才能实现民族间的平等联合。孙中山尽管把实现民族平等与推翻君主专制结合起来了,但他并没有认识到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他是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来谈民族平等的,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要废除民族压迫,真正实行民族平等,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孙中山的民族平等思想缺乏可行性。 (三)民族平等的内容缺乏完备性。如前所述,孙中山倡导的民族平等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各个方面,但这些方面之中,孙中山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尊重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民族平等不可缺少的内容则未提及。因此,孙中山的民族平等内容缺乏完备性。 总而言之,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能明确提出民族平等的主张,并能较为确切地把握它的内涵,是难能可贵的。他超出了同时代同类思想家的认识水平,他的民族平等思想是当时资产阶级民族理论发展的顶峰。尽管存在一些缺陷,但我们不能由此而否定其思想的光辉。 注释: ①a《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6页。 ②a《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38页。 ③a《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0页。 ①b《册府元龟》。 ②b《明史·列传第二百六》。 ③b《清太宗实录》卷42。 ④b《读通鉴论》。 ⑤b《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3页。 ⑥b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总理遗教·谈话》,第3页。 ⑦b《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2页。 ⑧b《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39页。 ①c《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页。 ②c《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8页。 ③c《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30页。 ④c《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69、439页。 ①d《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9、127页。 ②d《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84页。 ③d《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83~384页。 ④d《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54页。 ⑤d《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97页。 ⑥d《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4页。 ①e参见《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4~265页。 ②e《孙中山全集》第8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34页。 ③e《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页。 ④e《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31~432页。 ⑤e《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6页。 ⑥e《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5页。 ⑦e《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7页。 ⑧e《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版,第65~66页。 ⑨e《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61页。 ①f《论语·八俏》。 ②f《汉书·匈奴传》。 ③f《孙中山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83页。 ④f《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77页。 ①g《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4~325页。 ②g《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8页。 ③g《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7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