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林则徐通过家庭、师友、前人和时贤的渠道受到传统文化优良部分的培育和灌输,汇聚融合成指导他一生言行的思想资料。这些思想资料是他建功立业的肥土沃壤。中国传统文化有优良部分,也有糟粕部分。当然前者占有主要地位。林则徐广收博取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内容,对内能以允执厥中的态度,较好地施政,成为人们基本上共识的能员干吏;对外本着中华民族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良传统而探求域外事务,开一代新风。中国传统文化优良部分所凝铸的思想资料对培育人才上所具的作用与价值,于林则徐可得一例证。 林则徐不仅是传统文化优良部分的受益者,他也对传统文化有所扬、弃而奉献了若干可贵的内涵。他在各地施政所表现出的行动即发挥了传统文化中的"仁",实行了许多仁政,而在鸦片战争中更形成了"恃民"思想,视"民心"为可用,使其进行反侵略战争有恃无恐,这应是对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一大运用,则徐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传统文化中的泥古、守旧,而比较容易接受外来事物的新规律,不同于一般保守官僚而参读西书西报,并积累资料,成《四洲志》一稿,为在东方产生重要的影响,魏源撰著的《海国图志》作了良好的准备,使中国在此历史奇变的时代,对传统文化有了迎新弃旧,这不仅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作了准备,而且更开启了研究边疆史地的新思潮和海防塞防并重的国防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起了重要作用。不断弃旧扬新,丰富完善,滚动前进,时时增添新的时代血液,才是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和准确诠释,才能发挥真正的社会效能;如果视传统文化为凝固、停滞,那它就不会具有不同时代的生命力而早已死亡。林则徐正是由于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所以才能取长补短,在历史的重要关头担当起重大的历史责任,终于以自己的业绩成为一代历史巨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