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戊戌政变前后的康有为(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邝兆江 参加讨论

1898年9月20日,康离开北京,前往天津、上海。康此行,可以说是出于无奈。3日前(17日),光绪再次明令康前往上海督办官报局,并对康迟迟未去表示“实堪诧异”[①h]。上谕语调坚决,除非北京政局短期内发生变化,为擢用康制造有利条件,否则康实在没有选择余地,唯有遵旨离京。翌日(18日),“康党”即由谭嗣同出面,夜访袁世凯,商讨部署军事行动的所谓“戊戌密谋”。密谋的具体内容,究竟是袁于光绪到天津阅兵时执杀直隶总督荣禄,以消弭旧党废立光绪的威胁,还是由袁率兵入京包围颐和园,直接劫制慈禧太后?两种说法都有疑点,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袁世凯在《戊戌日记》中又各执一词,孰是孰非,殊难取决。日后康、梁矢口否认有围颐和园的阴谋,论者或认为这是政变后康、梁为求开脱罪名作出的矫饰之词,不足为凭。其实,政变后康有为在海外攻击慈禧,对她的品格、行为竭力诋毁[②h],组织“保皇”活动又处处以铲除慈禧、扶助光绪复位为大前提。所谓戊戌兵围颐和园的意图,与他流亡中的政治趋向若合符契,若真有其事,又何必隐讳?近年发现毕永年著《诡谋直纪》,似乎又为康、梁戊戌对慈禧不利的密谋提供了“确切可靠的证据”[③h]。但细读毕文,一些重要问题尚有疑问,如对政变前毕永年在康党的地位及其参与机密的程度,其称袁、谭秘密会晤时康有为也在场的真确性,其撰写《诡谋直纪》及将之交给日本外交人员的动机等等,因此似不宜轻易全面置信,不能认为据此则围颐和园一案已有定谳。在一个关键问题上,梁、袁记载倒是一致的,即谭嗣同、袁世凯见面没有作出即时行动的决定。武力干政既然无望,康只好离开北京,9月21日在天津搭上太古公司开往上海的轮船“重庆号”。同日,慈禧训政的上谕在京颁下,政变正式开始。
    康有为对政变本来一无所知,船过烟台时,他尚有闲情上岸购买梨和石子[④h]。当船抵吴淞口外为英人拦截时,他才知道北京政局已起变化,清廷正在通缉他。英人为什么要插手援救康?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事后向庆亲王奕劻表示,康未成为通缉犯前,他从没有听过康的名字[⑤h],一些在华英人如传教士李提摩太遂拿这话作把柄,批评窦纳乐对清廷事务的隔阂,因为像康这样突出的维新领袖,窦纳乐只要稍为留意,是没理由不认识的[①i]。窦纳乐后来向英外交部解释称,康有为在英人庇护下逃脱,他对奕劻说的话,是不想清廷误会英国早有预谋的干涉中国内政[②i]。窦纳乐对中国朝政虽然谈不上有深入的了解,但关于康有为,其实不必这样去辩解。1897-1898年,正值列强在华争夺权益趋于白热化阶段,窦纳乐作为英国驻华最高代表,又岂会漠视中国政情?尤其对可能影响英国利益的清廷高层人事的进退,更不会轻易放过。所以这时期他向英外交部的汇报中,经常提到清廷要员如翁同和、李鸿章、张荫桓等人的动态。康没有列身朝廷高位,又从未名正言顺地掌权,窦纳乐不认识他,是不足为奇的。将康从吴淞口截获转送香港的决定,原来就不是他的主意。其中情节,更不是清廷和负责将康捉拿归案的官员所能预见的。
    
    政变发生时,窦纳乐正在北戴河度假。当时鲜为人知的是,他还约晤英国驻华舰队总司令西摩尔中将(Sir Edward Seymour),筹划替清廷重组海军的方案[③i]。9月17日,西摩尔带同舰队抵达山海关赴约,其中英舰3艘泊金山嘴,4艘泊秦皇岛。由于舰队来意不明,直隶提督聂士成遂发电报向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报告。荣禄于9月18、19日连向北京总署发电四道报告此事,直到20日晚间才再发电称,英舰已于当日下午6时全部驶离[④i]。显然,窦纳乐和西摩尔的会谈已经结束。不难想见,荣禄的电报在北京掀起了一阵恐慌,营造出来的紧张气氛,正配合旧党这几日间的行动。9月18日,杨宗伊上折,指责光绪延用外人变更朝政,并吁请慈禧重行训政,19日,慈禧从颐和园返回紫禁城,这都是在英舰对朝政可能构成威胁的情况下进行的。英人无心插柳,却助长了旧党的声势。9月21日,政变发生,窦纳乐仍在北戴河,虽然他接获北京使署急电告知消息,但津京火车已经停驶,他无法赶回部署相应的外交措施,也没有想到一个名叫康有为的清朝官员的安危,会在上海引起一场中英交涉的风波。
    政变爆发当日,北京步军统领衙门只捕获康广仁,没有找到康有为。22日,清廷电谕天津、上海等地官员,密切注意开来的火车、轮船上是否有康,以便随时查拿。同日,荣禄已探悉康于前一天晚上“乘重庆轮船转烟赴沪”,他除向总署汇报代奏外,还“急电李希杰、蔡钧迎头搜捕,悬赏务获”,又电咨南洋大臣刘坤一,从南京配合上海的搜捕行动[①j]。刘坤一遂“急电饬令沪道蔡钧严密逐船搜查”,又悬赏3000元捉拿康[②j]。上海道蔡钧分别接到北京、北洋大臣、南洋大臣捉康的命令,承受的压力可谓沉重。为了将康截获,他去函英驻上海署理总领事璧利南(Byron Brenan),称领有捉捕康有为的密旨,要求搜查进口英轮,随后再派一名亲信前往求见,声言光绪被康用药毒死,案情严重,不得不将康捉拿[③j]。揣其用意,为了取得英方合作,不惜将案情渲染、夸大。所谓康进“红丸”毒弑光绪的谣言,似非荣禄、刘坤一或京中旧党罗织出来诬康的罪名,而是上海官员为求达到捉康目的向外人捏造的借口。既非事实,所以不便见于外交公文,仅能口头提及,这是蔡钧先去信后再派员往见璧利南的原因。但毕竟事态严重,璧利南反要审慎处理,他知道窦纳乐仍滞留北戴河,未能及时返回北京和伦敦联系,于是便宜行事,直接去电英外交部,传达“光绪已死”的惊人消息。光绪的死讯随即在上海和其他通商口岸外人中传开。
    蔡钧还未取得璧利南搜船的许可,便已采取行动。他购得“康犯照相多张,分交所派员役,在淞守候竟夜……又商税司派洋员乘轮在淞口守候,并以堂兄认识康貌同往指拿,凡北来轮船逐一拿捕”[④j]。又于刘坤一悬红以外,另加2000元作为捉获康的奖 赏[⑤j]。23日上午,英国船“尔多拉多号”(Eidorado)开到,一名英籍海关人员持一帧康的照片上船搜查,但没有找到康。由于这项行动事先未得英方认可,“尔多拉多号”船长和当时停泊上海的英舰“凤凰号”(Phoenix)高级指挥官科可仁(R.P.Cochran)分别向璧利南投诉,科可仁并调派旗下“鄂司克号”(Esk)战舰到吴淞口监视,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⑥j]。璧利南去函蔡钧抗议,指强登英船搜查,乃严重抵触国际法的行为[⑦j]。
    同日稍后,消息传到上海,称康有为将于翌日乘搭“重庆号”(Chungking)到达。璧利南见清方人员已在码头和附近海面部署,蠢蠢欲动,为免非法搜船事件再次发生,决定派人在吴淞口外将康截获,转送他船离去。同时,他向蔡钧佯称,英领事馆会派出“巡捕两人到船查缉,不许中国派员役搜捕”[⑧j]。蔡钧对此怀疑,于是暗中访查,探悉“康有为果为英人拿,必任保护,决不送办”,但事涉外交,他也莫可奈何。璧利南为了避嫌,截康行动不由领事馆人员出面,而由伦敦《泰晤士报》驻华记者濮兰德(J.O.P.Bland)代办。9月24日,“重庆号”开到,康见到濮兰德后,才知道朝局的变化。稍后,窦纳乐向英外交部表示,他对璧利南权宜处理这事全力支持。
    璧利南插手援救康有为,据他的解释,乃基于两点考虑:一是避免清廷官员非法上英船搜查而引起国际事端,二是当政变爆发康成为逃犯时,康正在英旗保护之下,所以应予特别看待。以上两点,都从外交、国际法的角度着眼,没有顾及康其人。若是另一个中国官员身陷康的处境,璧利南的措施大概也不会两样。对英国驻北京、上海的外交人员来说,康不是他们熟知的清廷重臣。他们对康的认识,是在康从“重庆号”转到另一艘停泊吴淞口的英船“巴拉瑞号”(Balaarat)后才开始的。先是英驻上海“按察使司衙门副臬使”班德瑞前往“巴拉瑞号”与康见面,两日后,该船驶往香港途中,北京使馆的参赞戈颁(Henry Cockburn)乘同船返英养病之便,访问了康。两次谈话的内容,分别见于事后班、戈作出的书面报告[①k]。他们对康都不大恭维,一致认定他志大才疏、难膺重任。戈颁对康的一些论点,还当面提出异议,后来窦纳乐读到戈颁和康谈话纪录时,还亲笔批注,矫正康对一些所谓守旧派人物的评价。可见英人在政变初期援救康,实由当时环境促成,与康在百日维新期间的活动无关,更非出于对康的偏袒或好感。
    英人对康的初步印象,很快便发生变化。康跟班德瑞和戈颁谈话时,已极力鼓动英国出面干涉政变,甚至对北京用武,扶助亲英、进步、勇于改革的英明圣主光绪复位。班德瑞、戈颁、窦纳乐对康这个吁求,视同梦呓,反应冷淡。康抵达香港后,再发表类似的言论,才取得较广泛的同情和支持。管治香港的毕拉克少将(Major-General W.Black)向英国殖民地大臣报告时,认为戈颁对康的看法过于轻蔑[②k]。政变后外人对康的态度,不管是友善的还是敌意的,是热情的还是冷淡的,都基于一个假定,即康在戊戌维新期间曾是光绪的亲信、谋臣,终于位高势危,被顽固、亲俄、有排外倾向的旧党倾轧。这个印象,部分由康在外积极宣传所致,但外国昧于中国内情,也是重要因素。就是长期驻京的外交人员如窦纳乐、戈颁之流也不例外。他们都批评康鲁莽冒进,推行不切实际的改革(如变易服色),对康的政见也不尽赞同,可是他们都没有认真考究康在戊戌新政中的角色。其他外人对中国政局、对康的认识更见隔膜,而康被清廷通缉的事实,似又意味着政变前康确曾叱咤一时,这对树立康作为流亡政要的形象,提供了莫大方便。
    流亡期间,康享有特殊的政治身分,各国政府对他的保皇活动有时给予支持,有时碍于和清廷的关系或进行抵制,对康提出居留、到访、过境的要求,一概予以拒绝,可是从没有根本怀疑康原来在中国政坛上的地位。康所到之处,官方和舆论对他的称呼便鲜能恰如其分,而且常会夸大失实,康自然将错就错,不去一一更正。例如加拿大和美国政府公文和民间报刊,称康为“兵部侍郎”(Vice Minister of War)、“宰相”(Prime Minister)、“前国务顾问”(ex-Counsellor of State)、“(光绪)皇帝的秘书”(Secretary to His Imperial Majesty)、“将军”(General)、“王爷”(Prince)等[①l]。最常见的称谓是“阁下”(His Excellency),据国际惯例,这原是对大使、总督级政府要员的尊称。加国总理乐日雷(Wilfrid Laurier)和美国总统罗斯福(T.Roosevelt)更先后接见了康,表现友好。康在加、美以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香港、新加坡、英属印度、丹麦、瑞典、摩洛哥游历时,也同样受到厚待[②l]。政变前仅属一名工部主事、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的康有为,政变后摇身一变成为国际瞩目、先后游历四大洲三十多国的流亡政要。变化之骤且巨,恐怕康先前作梦也没有想过。
    
    综合上文,可得出下面几点结论。戊戌变法和这时期康有为的活动,早已成为研治中国近代史的热门课题,有关论著数量堪称可观,不同观点引起的争论也算热闹。但到目前为止,似还没有出现一套权威解释,可作为这段历史的定论。资料不全,康有为中心说又过于偏狭,常使考察活动受到限制。在研究过程中,特别是在资料阙如的情况下,有时难免要诉诸推想、假设,就问题的整体勾画出一个全面的轮廓,作为继续探索的指引。学人的责任是要说明问题的哪些部分可以确定,哪些部分需要存疑;有一分证据,作一分论断。明白现阶段研究的困难,研究工作才可望继续深化下去。
    戊戌政变的发生,在绝大意义上说是一桩不幸事件。维新事业受挫,中国自强大计一再推延。后世景仰的“六君子”未经审讯便仓促临刑,难免构成冤狱。光绪失权,饮恨瀛台达十年之久。慈禧顽固派的恶劣历史形象,经此一役,更难洗刷。唯独康有为可说是将这次不幸化为对己有利的条件,政变前多方活动都渴求不到的主导地位,此时在外人对中国朝政的实际朦胧的认识中得到了肯定,成为他流亡中的政治本钱,足以与革命派在海外争一日长短。在康来说,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