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的廖仲恺(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广东社会科学》 王怀洲 参加讨论

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遭到国民党内一些人的反对。1923年11月29日,邓泽如、林直勉等人联名上书孙中山,声称:国民党的“组织法及党章党纲等草案,实多出自俄人鲍罗廷之指挥,全为陈独秀之共产党所议定”,“其方略:(甲)则使吾党丛生国际之仇怨。(乙)则使吾党在国内断绝实力派之协助。乃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为标语。”又说:“又党章草案,定总理一职为选举职,窃恐事实环境变迁,5年后,将见陈独秀被选为总理矣。”(注: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专辑》,1984年版,第518-521页。)
    孙中山看完邓泽如、林直勉的上书后批示:“此稿为我请鲍君所起,我加审定。原为英文,廖仲恺译为汉文,陈独秀并未与闻其事,切不可疑神疑鬼。”(注: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专辑》,1984年版,第518-521页。)
    广州的一些国民党人反对国共合作,上海也有许多国民党人反对国共合作。1923年11月29日,廖仲恺和鲍罗廷、谭平山到上海推行改组工作时,国民党内的谢持、张继、居正等都表示反对国共合作。廖仲恺在会见居正时,“谓总理之意甚坚,即使一般同志反对,亦照预定计划进行。”经过廖仲恺的努力,上海一带国民党改组工作按时进行。稍后,他在回答记者的谈话中说:“国民党改组问题中连带而发生的事务,办理甚为完满。即如各省选举代表一事,今已次第举出。”“而国民党近日之活动,甚有朝气,国内各小党,如共产党为较著者,亦一致加入吾党,以图合作,则前途之顺遂,可预卜也。”(注:《双清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94页。)
    在廖仲恺和鲍罗廷到上海期间,蒋介石也于1923年12月15日结束访问苏俄使命,回到上海,并于当日返回浙江奉化。12月30日,廖仲恺致电奉化蒋介石:“前途(按:指苏联)要件寄到,鲍君有事与商,学校(按:指军官学校)急待开办。无论如何,乞即买舟来沪,同伴南行为荷”(按:这时廖仲恺在上海的事务已完成,准备赴广州。)。(注:《双清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86页。)两天后,廖仲恺又与汪精卫、胡汉民写信给蒋介石:“鲍先生及弟等待商之事甚多……鲍先生事,尤关重要,彼每见弟等,必问兄来未。”(注:《双清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87页。)
    12月26日,胡汉民、廖仲恺、汪精卫再次联名写信给蒋介石:“鲍先生日盼兄至,有如望岁,兄若不来,必致失望。”(注:《双清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88页。)12月28日,廖仲恺又写信给蒋介石,谈及黄埔军校的筹备情况:“军校教务长,当俟兄就职后定人。至于政治部长,虽由中央执行委员会以鲍君当场介绍,决定委弟。然季陶允任,较弟为佳。到粤后,当将此意报告中央执行委员会,改任季陶。”(注:《双清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89页。)从这几封信可看出,廖仲恺为筹办黄埔军校操尽了心。
    
    1924年1月8日,廖仲恺从上海返抵广州,1月16日,蒋介石从奉化来到广州。
    1月2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165名,共产党员占23名,其中有李大钊、毛泽东、王烬美、谭平山、林伯渠、李立三等。
    廖仲恺是大会的代表和重要组织者。1924年1月28日,在国民党“一大”会议上,许多国民党员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廖仲恺和共产党人一起给予反驳,使破坏国共合作的提案被否决。这是廖仲恺对国共合作的一个重要贡献。(注:《双清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04页。)胡汉民在主持大会时,把宣言草案中的关于“收回租界、收回海关,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反帝国主义的政纲都抽了出来,而代之以笼统抽象的词句,并提交大会表决通过。孙中山事后得知,即指示廖仲恺提出临时提案,要求在政纲中加上以下三点:1.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租界。2.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人应守中国法律。3.庚子赔款完全划作教育经费。(注:《双清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05页。)廖仲恺的提案虽然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但当孙中山亲自发言要求通过这一提案时,大会还是一致举手通过。
    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为避免更大的分歧,把胡汉民派往上海。廖仲恺则担任大元帅大本营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常委等重要职务。
    在国民党“一大”期间,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正式下令成立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任命蒋介石为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廖仲恺以大元帅府秘书长身份指导军校的筹备工作。1月30日下午,当国民党“一大”即将闭幕时,廖仲恺委托参加大会的各省代表回原藉招收军校学生。他特别强调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性,说:“各代表对于介绍青年军官学生特别注意,必其人明白本党主义,且诚实可靠,方可入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