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如前所述,盐钞的原始功能是“用钞请盐”。毫无疑问,要保证钞法的顺利运行,首要的前提就是要确保盐钞数量与盐产量之间的平衡。然而,由于当时盐钞已突破了它的原始功能,宋王朝的统治者清楚地看到,只要控制盐钞的发行,就能谋取利益。所以,实际情况常常是官府不顾盐产数量的多少,大批地虚额即发盐钞。盐钞成了封建政府攫取财富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虚额印发盐钞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虚钞”问题的出现。早在宋神宗熙宁年间,这个问题就已相当严重。还在熙宁六年,陕西缘边“入纳钱五百二十三万余缗,给盐钞九十万二千七百一十六席,而民间实用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一席,余皆虚钞。虽有条约:纳钱方给钞。……缘官中阙钱,监籴之官务办年计,不免以钞折兑粮草”(39)。虚发盐钞,对官府虽然有着有利的一面,但同时也有着不利的一面。过多地印发盐钞,无疑会影响盐钞的信誉,影响盐钞的正常流通及盐法的实施。所以,起初,官府对“虚钞”问题还是较为重视。作为补救措施,熙宁七年,朝廷一方面“诏内藏库借钱三百万缗,付三司买陕西盐钞”(40);另一方面,“相度秦凤、永兴两路盐钞,岁以百八十万缗为额”(41)。但是,处于财政困境的宋王朝统治者,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虚钞”问题的。他们总是忍不住要虚发盐钞。自熙宁十年(1077年)冬至元丰二年(1079年),解盐产量只有一百一十七万五千余席,而“通印给(盐钞)一百七十七万席”,虚钞仍达五十九万余席(42)。至哲宗元符初年(1098年),解池为大水冲毁,解盐生产停止。照理说,官府应相应地停止发行盐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讲议司说,“解池未坏以前,官给解盐钞募客人入纳粮草,还给盐钞。今解池未复,其钞尚循旧法,给解盐文钞,客人赍赴京,解池既无解盐支还,并河北文钞卖与在京交引铺户,乘时邀利,贱价收买,致沿边入纳艰阻,客人亏折财本,浸坏钞法”(43)。尤其是此时当政的宰相蔡京集团,“布为新法,茶盐钞俾商人先输钱请钞,赴产盐郡授盐。……常使见行之法售给才通,辄复变易,欺商贾以夺民利”(44)。完全视盐钞为聚敛财富的工具。 南宋时期,封建政府对盐钞的仰赖更甚。“自南渡以来,国计所赖者,唯盐。每因缺用,则改新钞,以幸入纳之广”(45)。偏安于临安的赵宋朝廷,“其诸路岁入财赋,至行在(临安)者,实数甚微”,一切费用“悉取于”盐钞(46),庞大的军费开支也来源于盐钞。如“建康大军一窠,全仰盐钞,岁额以一千二百万计”(47)。时人曾评论道:“南渡立国,专仰盐钞”(48)。无怪乎有的学者称当时是“中国历史上以盐钞立国”(49)的社会。 如果说,纸币是以金属货币为本位的一种货币,那么,我们似乎可以说,盐钞就是以盐为本位的一种有价证券。盐钞所起的作用就是盐对社会影响力的一种折射。当时,随着盐钞的货币化,它已广泛地具有信用货币、便换和飞钱以及称提货币等多种功能,对宋代社会信用业务的发展以及封建政府的财政金融均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甚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赵宋王朝的盛衰存亡。由此看来,在中国历史上,盐确曾对整个社会起过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世界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注释: ①(49)郭正忠:《宋代盐业经济史》页483及931;页702。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12,绍兴二年十月条。 ③⑨(18)(19)(20)(24)(27)(39)(40)(41)(4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3,熙宁十年六月条;卷187,嘉祐三年七月条;卷254,熙宁七年六月条;卷277,熙宁九年七月条;卷279,熙宁九年十二月条;卷274及卷269;卷273,熙宁九年三月条;卷254,熙宁七年六月条;卷258,熙宁七年十二月条;卷312,元丰四年四月条。 ④《中国历代货币》,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 ⑤参见姜锡东:《宋代新兴商人资本交引铺的经营活动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 ⑥孟亢老:《东京梦华录》卷2。 ⑦耐得翁:《都城纪胜》。 ⑧《东都事略》卷55。 ⑩龚鼎臣:《东原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