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派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2)
纵观各民主党派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它们的政治思想是不断发展的,从未停留在某个阶段,这种发展又是基本上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相一致,是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当然,无可讳言,民主党派由于原来社会基础的局限,作为一种阶级的联盟,内部是不可能没有意见分歧和政治路线斗争的;它们的政治思想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同自身内部的某些错误倾向作斗争,并且逐步克服这些错误倾向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和锻炼改造的过程,不断地克服从旧社会带来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的过程。例如: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旧政协和国共和谈期间,主要是克服某些被抗日浪潮卷进去的封建买办阶级的失意政客所代表的投靠国民党的反动倾向,通过政治思想上的斗争肃清他们的恶劣影响并在组织上把他们从民主阵营中清除出去。在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以后的一段时间,主要是克服某些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所鼓吹的“中间路线”、“第三条道路”(实质上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幻想。1948年,在人民革命战争不断胜利发展和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形势下,主要克服当时极少数右翼代表人物想使革命中途妥协,不愿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错误倾向。各民主党派在同这些错误倾向进行斗争和克服这些错误倾向中,坚持和发展了同共产党共同奋斗的正确政治方向,随着革命发展而不断前进。可见,在民主党派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有矛盾有斗争是正常现象,今后也还会有。因为,当前在我国社会一定范围内仍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在人民内部也还会有所反映和影响;国际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推行“和平演变”的斗争,对我国的影响也将是长期的、严峻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消极的东西也会进入我国,在人们的思想中引起混乱。所以,各民主党派还应继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成员和所联系的人们不断前进。 可见,要全面、正确了解中国民主党派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统一的方法,必须从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必须认真、全面的评价民族资产阶级及各民主党派的政治思想,不能简单化。要防止两种错误的倾向:一种是当看到它们的政治思想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不同于中国共产党的政纲时,就把它们说成完全的反动;另一种是当看到它们的政治主张同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某种一致时,就认为二者完全没有区别,这是需要十分注意的问题。 由此可见,全面、正确地了解中国民主党派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是可以使人们对各民主党派在不同时期对于国家活动方式、任务、内容的理论和主张及争论、斗争有个基本了解,从而给它以客观、科学的评价;二是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水平,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三是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各民主党派在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是如何不断克服它们的两面性中消极、动摇的一面,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共同奋斗,从而坚定地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一面的;四是可以使人们更加理解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正确、伟大,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有利于继续巩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五是有助于总结各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经验,认识和剖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民主党派出现的一些思想倾向,以利于其加强自身建设,有利于其更健康发展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更好地发挥作用。 注释: 〔1〕《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 第285页。 〔2〕《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1 版,第172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