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1995年中国美国史研究的成果及其国际比较(2)
(三) 现在我们对权威的《美国历史杂志》发表的美国史论文、博士论文和著作目录作一统计,目录限于1992年9月号至1996年3月号上发表的,共15期。这些论著目录主要是1990-1994年间发表和出版的(少数在1995年),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以下几点: 1.在42类中论文数量在400篇以上的有美籍非洲人676篇、企业和经济418篇、移民和种族516篇、印第安人450篇、知识和文化史807篇、国际关系701篇、军事461篇、政治845篇、宗教640篇、妇女史573篇10类共6087篇,占全部论文11370篇中的53.54%。这十类除传统的国际关系和政治、经济、军事四类外,其他六类均属社会、文化史领域,共3662篇,占全部论文总数的32.2%。如果把家庭、环境、同性恋史、劳工、大众媒介、男人史、音乐和影视艺术、大众文化、公共史、性史、社会史、社会福利和公共卫生、运动和娱乐等类计算在内,则对社会文化史领域的研究无疑是第一重点。这无疑显示了当今国际上美国史研究领域的主潮流。 2.在42类博士学位论文数量在180篇以上的有关于美籍非洲人355篇、企业和经济史383篇、教育317篇、移民种族等192篇、知识和文化史553篇、国际关系285篇、音乐和影视艺术302篇、政治327篇、宗教335篇、妇女史552篇等10类共3610篇,占总数5349篇的67.49%。这里属于社会文化史领域的内容同样数第一重点。 3.在42类著作中数量在50部以上的有美籍非洲人63部、内战和重建59部、殖民地时期和革命时期58部、移民种族等81部、印第安人史63部、知识和文化史79部、国际关系160部、军事162部、政治130部、宗教54部、概述和教科书58部、妇女史78部、西部史69部等13类共1114部,占总数1656部的67.27%。和论文、博士论文相比,在著作方面国际关系、军事、政治三领域,仍占首位,合共占著作总量的27.3%,但是紧随其后的则是移民和种族史、知识和文化史、妇女史、西部史四类。 4.在社会文化史的领域中专门列出了一些新类别,如家庭史、同性恋史、男人史、性史,加上美籍非洲人、人口学、移民种族和国内移民、印第安人、妇女史、劳工史,对于各个居民群体的研究就分成10类,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 5.有关经济和科技等物质文明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里包括农业和农村史、企业和经济学、物质文化建筑、科学和医学、技术工业、都市和城郊史、东、南、西、中西部等10类。其中对都市史和城郊史、东、南、西、中西部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共有论文731篇、博士论文178篇、著作137部,成为研究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 对比90年代以来我国对美国史的研究领域,就可以看到,迄今国内美国问题研究的薄弱环节甚至空白领域颇多,发展的前景是相当广阔的。 1.〉就著作而言,按美国的历史杂志所列研究领域的类别,1990-1995年五年中未见有一定影响的著作问世的占五分之二,它们是:美藉非洲人、农业和农村史、人口学、环境、同性恋史、法律和宪法史、物质文化和建筑、男人史、公共史、宗教、科学和医学、性史、社会福利和公共卫生、运动和娱乐、都市和城郊史等15类。其中大都涉及社会文化问题的研究。这种情况在1993-1995年虽有一定改善,但不够明显。 2.〉就论文而言,1990-1995年三年也未见有一定影响的论文发表的领域有人口学、家庭、同性恋史、男人史、性史、运动与娱乐等6个领域,发表论文极少的领域有档案和书目、环境、大众媒介、音乐和影视艺术等。这说明,我们还可从更广阔的视野开展对美国史的研究。这种研究并不排斥对传统的或已有课题的继续或深入研究,它可以起到还清美国历史本来面目,深刻揭示美国历史发展中显示的多样性统一规律的作用。 3.〉至于博士论文不仅在数量上差距极大,而且就对原始材料的研究质量方面也有很大距离。这里固然有我国在研究资料上的客观困难,但是博士生培养的机制本身的弊端已把改革我国自行培养的博士生制度的任务刻不容缓地提上了日程。 这里顺便提到国内有关美国史研究生的培养成果。根据笔者近年来在国内美国史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支持下,对1990-1995年中国美国史硕士研究生论文目录进行了收录和分析整理。1990-1995年六年中,根据全国18个单位招收美国史硕士研究生的情况统计,已毕业的硕士生161人,平均每年有27人获硕士学位。笔者对18个单位的1990-1994年间的136篇硕士论文作了分类统计:按近代、现代和当代部分,近代部分共35篇,现代部分共27篇,而二战结束以来的当代共74篇,占总数的54.4%。按领域分政治类27篇,外交类50篇,经济类44篇,文化类14篇,军事类1篇。由于统计上的困难,实际数字比这里要多些,但不s会有太大的出入。 至于我国自己培养的美国史的博士学位,和美国相比相差三位倍数。尽管美国人研究美国史和中国人研究美国史的情况是很不同的。绝不能简单类比。但是,有一点确是无可怀疑的,即按目前的博士点、博士生导师培养方式,大概到21世纪末也难以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学术水平接轨的。这里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数字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比例在我国是10∶1。硕士生毕业后一部分走上了工作岗位,另一些人则要求深造碰到了瓶颈。这些谋求深造的研究生们把目标对准国外,尤其是美国、以及英国等西欧国家。笔者最近对美国历史杂志刊登学术成果中有关中国留学生的博士论文目录进行了统计,仅1992年9月到1994年9月间的就有50篇之多(其中少部分来自台湾地区),这些留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内的硕士生自费或自费公派出国的。[①d]这里还不包括撰写中国史等领域而取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这实际上表明由美国培养的中国留美的美国史博士生大大超过了我国自己培养的美国史博士生,这种情况从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美国史学术事业来说,是不应长期继续下去的,而如果培养方式没有根本性的改革,恐怕这一向发达国家输送优秀人才的现象是难以得到纠正的。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