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1991年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运动的历史原因(2)
1721年后,俄罗斯占领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部分地区。1795年俄、普、奥第三次瓜分波兰后,波罗的海地区全部沦入了俄国的统治。三个民族的人民又开始了漫长的反抗俄罗斯统治的斗争。在斗争中,立陶宛人表现得最为坚决。 1794年,在波兰古都克拉科夫爆发了抗俄起义,立陶宛首都维尔诺市奋起响应,但起义很快被俄军镇压,波兰--立陶宛国家灭亡。拿破仑战争期间,波兰人寄希望于拿破仑,立陶宛人也希望复国独立,他们派出军队配合拿破仑军队作战。1812年,拿破仑战败,立陶宛人复国独立的希望破灭。1830年11月29日,华沙爆发大起义,沙俄政府为防止起义蔓延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地区,遂在两地宣布实行战时状态,大批立陶宛爱国志士遭逮捕流放。尽管如此,仍有25,000--30,000立陶宛人参加了起义,[5](P216 )解放了除维尔诺地区和科夫诺地区之外的所有领土。1831年7月,起义被残酷镇压,沙皇政府进行了疯狂的报复。1832年,维尔诺大学被迫关闭。紧接着,大俄罗斯化政策被强行实施,严重时,连波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的名字也被禁止使用,而被改称为“维斯瓦区”和“西北边区”。立陶宛人坚持斗争,组织了秘密团体,但在1848--1849年间遭到俄国的破坏,大批立陶宛革命者被捕,被判刑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斗争转入低潮。1863年,波兰人民发动起义,立陶宛人迅速响应,起义者成立了立陶宛民族运动组织,推举卡里诺夫斯基为领导。另外,谢纳科夫斯基、马茨凯维奇等知名人士也参加了起义。在起义中成立了波兰临时政府, 由红党领导, 宣布废除农奴制。1863年夏,起义士兵达到了14万4千余人。[5](P210)这是1918 年立陶宛独立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民族起义。后来,由于地主和资产阶级组成的白党的背叛,起义失败了,大批起义者被残酷绞死。1864年2月9日,卡里诺夫斯基被捕,与247名起义者一起被绞死。[5](P222-223 )谢纳科夫斯基因伤被捕,后被绞死于维尔诺。马茨凯维奇阵亡。镇压起义后,沙皇政府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更加变本加厉地推行大俄罗斯化政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后,立陶宛人民为维护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展开了持久的斗争,直至1905年俄国革命的爆发。 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与俄罗斯的矛盾在19世纪开始尖锐。此前,由于俄罗斯实行的是间接统治,双方没有明显的冲突。但随着农民义务的增加,沙皇支持日耳曼人的统治,加强对农民的限制和控制,两族人民被迫把斗争的矛头指向沙俄。拿破仑战争期间,拉脱维亚掀起抗俄斗争,未获成功。1816-1819年许多地区再次爆发骚乱,农民抗议庄园主的剥削和沙皇政府的限制。骚乱扩展到里夫兰地区,并在1820-1823年达到高潮。起义最终被日耳曼贵族和沙皇政府联手镇压下去。1858年该地区又爆发了大规模的骚乱,席卷了爱斯特兰地区20%的庄园,6月, 起义者达到7,000--8,000人。[5](P44-45)他们聚集在哈尔珠马地区的马特拉庄园,与俄军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结果7人死亡,14人受伤,俄一名军官被杀,13名士兵伤亡,[5](P45)史称“马特拉战役”。镇压骚乱后,俄国进行残酷报复,35名起义参加者的眷属被流放到西伯利亚。60年代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民族运动发展很快,但重点在文化方面。为此,俄国加强大俄罗斯化政策。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时,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声援示威游行。1月13日, 里加示威者与俄军发生冲突,70名示威者死亡,3,000多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近500人逃往国外,[6](P114)其中包括后来的爱沙尼亚总统乌尔马尼斯。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占领了立陶宛,俄国仍控制着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国人民掀起了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斗争,并先后赢得了独立。1918年末至1919年初,这一地区先后建立起苏维埃政权。1919年下半年至1920年间,苏维埃政权先后被民族主义者推翻而代之以资产阶级共和国。苏俄根据列宁的民族自决原则承认了三国独立,并在1920 年2月、7月和8月分别同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签订和约。这样,三国通过自身斗争取得了独立。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独立国家的生活的历史给三国人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在独立期间,三国政府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与此同时,三国政府加大对共产主义意识、组织和活动的打击和清洗,使三国人民对共产党与共产主义产生了一种不信任感和排斥感,甚至产生了一种偏见。 三国人民对独立的真正体会是在1920-1940年间,立陶宛虽在14世纪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但1920-1940年间独立的意义更加重要。在此期间,三国在政治上取得的重要成就就是先后确立了西方议会民主制度,实行了多党制,进行自由选举。但是,这种制度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使三国政局不稳,政府更迭频繁。1919-1934年间,爱沙尼亚政府变动24次,平均每届议会寿命只有8个月零8天。拉脱维亚有18次,39个党派先后组阁。1918年11月至1926年12月,立陶宛议会变动12次。[7](P98-102)这都是因为政党太多,结果难以建立稳定的政府。在拉脱维亚,只要有100人签名就可以登记成立政党,并能获得政府的经济援助。 物极必反,这为以后各国走向军事独裁埋下了根源。 在经济方面,三国进行土地改革,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各国拥有土地的农民数量大增,爱沙尼亚由51,000人增加到107, 000人;拉脱维亚增加了25万多人。[7](P98-100 )三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同英、德、法、美等西方国家建立了经贸关系。1927年和1931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分别同苏联签订贸易协定。在国内,三国积极发展市场经济,推行合作社事业,加速食品加工工业和木材工业的发展。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欧美各国工业生产急剧下降,爱沙尼亚的工业生产却增加了45%;拉脱维亚企业由1920年的1,430家增加到1937年的5,717家,工人数从6,000人猛增到205,000多人,1935-1937年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27.7%;[7](P103 )立陶宛工业较为薄弱,但也有一定发展。立陶宛农业发展很快,主要的农作物都获得了迅速的增长,如小麦的产量,1909-1917年为85.3万吨,到1937-1939年时就达到242.8万吨,同期的大麦产量由158.8万吨增加到276.5万吨,马铃薯由798.9万吨增加到2327.2万吨。[5](P321 )三国还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颁布了《劳动法》,规定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禁止雇佣童工,发展社会保险等。这一时期波罗的海地区的经济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相比,毫不逊色。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