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1991年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运动的历史原因(3)
外交上,三国都加入了国际联盟,同西方国家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同时三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与波兰、芬兰、瑞典、德国等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签订了友好协定,积极参加美、法、苏、德、波多边协定。1934年9月, 三国在日内瓦签订协定,建立波罗的海联盟。这时期的三国外交充分显示并完全发挥了独立主权国家的作用。 此外,三国加强本土文化教育。如爱沙尼亚规定,学校教学必须使用爱沙尼亚语,第一外语是英语;政府机关办公和商业往来都得使用爱沙尼亚语,连街道命名也不例外。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采取了同样的措施,原来广泛使用的俄语被降低到不重要的位置。 这一时期三国政治的另一个特点是清除布尔什维克和共产主义的影响,积极靠拢西方。爱沙尼亚虽然允许自由组织党派,对共产党却加以严格限制,致使共产党只能在塔林的码头工人和边境的俄罗斯族中活动。1924年11月,政府判处一部分共产党员死刑。12月1日, 共产党发动起义,但只持续了几个小时便被镇压,造成12人死亡。随即,共产党被取缔。[7](P101)1933年12月,拉脱维亚7名共产党员被指控“有革命意图”而遭逮捕,[7](P101 )拉政府借此取缔了共产党。立陶宛左派社会民主党虽然一度掌权,但在1926年16-17日的军事政变中被推翻。斯梅托纳上台后,更是敌视共产主义,采取了许多措施破坏共产党。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三国政治由议会民主走向军事独裁,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活动。 总的来说,独立时期的三国虽然在政治上存在着种种不足,但毕竟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国家体制,政府承担起使命,有效地进行各项建设;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外交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一切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使三国人民难以忘怀,要求独立始终成为三国人民的愿望。另一方面历史上三国政府对共产主义思潮的抵制和对共产党活动的镇压与取缔,本土文化教育的推行,使三国人民对共产党与共产主义产生了一种不信任感和排斥感,以后在很长时间内无法融入到苏联的社会主义生活和建设中去,而一旦获得了机会,对共产主义的偏见便会强烈地爆发出来,这种情况是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所没有的。 四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秘密协定的签订也是三国人民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1939年8月23 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和德国外长里宾特洛普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秘密协定。这个条约把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及立陶宛的北部等波罗的海地区划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并保持对波兰的一些地区的利益,为下一步掠取整个立陶宛作好了准备。9月28日,苏德再次签订条约,德国让出立陶宛给苏联, 换取波兰的卢布林和华沙地区。[3]10月, 苏联又与波罗的海三国签订友好互助条约,苏联军队大批进驻波罗的海地区。1940年初,苏联在三国建立苏维埃政府,取代原来的三国政府。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秘密协定谈判、签订前,苏联谈判代表团同时召见了三国的代表,与之谈判,商量签订友好互助条约的事。却不提与德国谈判的事。直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秘密协定签订后,苏联代表才召见了三国代表,告诉他们结果。而在此之前,三国代表一直被蒙在鼓里。因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秘密协定被三国人民称之为“又一个慕尼黑阴谋”。[3] 三国的民族主义者为此进行了各种反抗,但遭到了镇压,反抗者被逮捕、流放。其实,这个条约早就在纳粹政府的档案中被发现,西方媒体也多次给予曝光,三国人民也早就提出质疑,但是苏联政府就是不予承认,并多次辩解,结果又难以自圆其说。这样,反而进一步引起了三国人民的反感和不信任。1987年8月23日三国人民举行规模浩大的游行示威, 打出的口号就是要废除这个条约。一家爱沙尼亚的报纸还公布了该条约的部分条款。1989年12月24日,苏联当局被迫把这一秘密公布于众。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也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秘密协定做出了如下的政治法律评价:“代表大会认为,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背着苏联人民,联共(布)中央和全党、最高苏维埃和苏联政府,秘密地同德国就秘密议定书举行谈判。这个秘密议定书没有批准手续。因此签订议定书的决定,不论在实际上还是形式上都是个人权利的行为。它丝毫不反映苏联人民的意志,所以苏联人民对这个勾当不承当任何责任。”[8](P497 )苏联政府把责任都推给了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认为那是个人行为。这样,真相大白于天下,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兼并与占领的合法性就引起了人们的质疑。苏联的这种做法确实违背了三国人民的意愿,粗暴践踏了列宁的民族自决的原则,违背了国际法准则和最起码的道德准则,给三国人民留下了很深的伤害,激起了三国人民的怒火,也坚定了他们要求独立的决心与意志。这样,三国人民反抗苏联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并在80年代末酿成高潮也就令人不难理解了。 综上所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波罗的海三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其中,既有文化宗教方面的因素,也有民族主义方面的原因,反抗外来统治的光荣传统则是三国人民斗争的精神支柱。原苏联政府某些极端的措施只是把矛盾掩盖起来,并没有解决问题,一旦时机成熟,这种矛盾会以极端的形式爆发出来,产生惊人的影响。 原文参考文献: [1] 克里门斯。波罗的海国家的独立与俄罗斯帝国[M].圣马丁出版社,1991. [2] 阿纳托尔。波罗的海革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与通向独立之路[M].耶鲁大学出版社,1992. [3] 伊兹多尔斯。1939年莫洛托夫--里宾特洛普条约:波罗的海案例[M].布拉格出版社,1990. [4] R·U·罗恩。爱沙尼亚与爱沙尼亚人[M].胡佛研究出版社,1991. [5] 耶日·奥赫曼斯。立陶宛历史[M].华沙:奥索林出版社,1982. [6] M·雷尊。民族主义与帝国的瓦解:俄罗斯及其边缘国[M].威特玻出版社,1992. [7] R·J·克来姆段。1918-1940年间的波罗的海国家[A].二十世纪的东欧国家[C].伦敦,1992. [8] 苏联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1939年: 历史的教训[M].莫斯科,1990.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