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包括港岛、九龙和新界)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世纪,英国分三步侵占了香港地区: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侵略者于1842年8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1860年10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正式割占了香港对岸的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司;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英国帝国主义又强迫清政府于1898年6月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了沙头角海至深圳湾最短距离直线以南、界限街以北广大地区、附近235个大小岛屿以及大鹏湾、深圳湾水域,即所谓的“新界”,为期99年。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英国侵略者的无耻行径,遭到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反对。香港同胞以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义愤,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抗外来侵略和统治、维护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斗争。 1844年,港英政府通过“人头税”法案,限令香港居民每年要到警察局登记,并缴纳税款。香港同胞坚决反对,并发动了持续三个月的大罢工,迫使港英政府不得不延缓执行这个法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以香港为基地进犯广州,激起了香港同胞和广州地区人民的强烈反抗,香港同胞再次爆发了大规模的反侵略、反压迫的罢工斗争。香港同胞同仇敌忾,与广州人民密切配合,发动罢工罢市斗争,对香港实行经济封锁。当时,商人纷纷关闭店铺,工人辞掉工作,返回内地,不到十万人的香港,一个月之中,便有二万多人返回内地,使香港经济陷入瘫痪状态。 1898年6月,当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消息传来时,新界居民“感怀义愤,不愿归英管”。英国武装在“接管”新界过程中,遭到了当地人民的武装反抗。1899年3月,港英政府在新界大埔墟修建警棚时,遭到附近居民的坚决反对,当地居民将警棚付之一炬。与此同时,为了反对英国对新界的侵占,以邓青士等人为首的抗英首领们与新界各村和乡的代表举行集会,一致反对英国接管,共商“寻求自卫之道”,统一部署抗英斗争。他们发出抗英揭帖,号召全体乡民奋起抗英,成立了“太平公局”作为抗英斗争的指挥机构,组织开展了招募壮丁、筹集资金、购储弹药等工作。4月15日,港英军警一百多人分两路进入大埔。早已守卫在这里的一千多名新界武装民众,向英军发起猛烈进攻,直到英舰赶来增援,英军才得以摆脱困境。4月17日,新界数千名武装民众,炮轰了大埔的英军军营,使英军受到重创。次日,2600多人再次迎击英军,但终于因武器低劣,最后被英军残酷镇压下去。5月16日,英军又入侵深圳,并强行占领达六个月之久。在这场反抗英国武力按管新界和入侵深圳的斗争中,新界同深圳地区的人民紧密配合,与英国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尽管这次武装反抗侵略的斗争,最终在英军的血腥镇压下失败了,但是,新界地区人民不畏强敌,英勇顽强、誓死保卫家园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近代反帝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在中国近代史上,香港同胞在反抗英国侵略、统治的长期斗争中,除开展武装斗争以外,还不断进行罢工,给英国殖民统治当局以沉重的打击。 中法战争爆发后,1884年港英当局与法国狼狈为奸,竟然将香港作为法军的补给、修船基地。对此,香港工人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与侵略者展开斗争,发动了以修船工人为主体,有各行业工人参加的大规模罢工斗争,给侵略者以重创。当时出版的《述报》评论说,“自中法开战以来,凡我中国人民莫不志切同仇。即下至负担之夫,工役之辈,亦皆深知大义,不肯为敌人之用”,“我国有此民心,法虽然凶暴,其奈之何哉”。这就是当时香港人民反法斗争的写照。 1922年1月爆发的香港海员工人大罢工,被称为中国“第一次罢工怒潮”。当时,香港海员工人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收入微薄。他们不仅遭受外国资本家的层层压榨,还饱尝封建包工制的层层盘剥,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经常失业的海员就有一两万人之多,残酷的生活现实迫使他们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922年1月12日,在港英当局第三次拒绝工会提出的增加工资的要求后,香港海员爆发了大罢工。斗争一开始,海员工会就发表宣言,设立指挥部,组织工人开展罢工。仅一周内,在香港参加罢工的轮船就达123艘,罢工人数达6000多人,事态波及汕头、北海、海口、江门等地,连新加坡、泰国等地港口也受到影响。达到高潮时,参加罢工的人数达10万人以上,不少工人纷纷结队返回广州。广州等地的工人,京绥、京汉、正大等铁路工人,也行动起来,开展各种形式的声势浩大的援助活动,支持罢工工人的斗争。香港海员工人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冒着寒冷和白色恐怖的威胁,粉碎了港英当局的“调停”、“谈判”等骗局,保证了罢工的顺利进行。罢工斗争使香港完全陷入瘫痪状态。内外交困的港英当局,终于向罢工工人屈服。3月5日,罢工代表与港英当局谈判达成协议,并签订有关条约,发表特别公报,宣布增加海员工资15-30%,释放被拘捕的工人,恢复海员工会等。3月8日,广州市十万群众隆重集会,欢送罢工工人返港复职。至此,长达50多天的海员工人罢工斗争,终于以工人阶级的胜利而宣告结束。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斗争所取得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胜利。 香港同胞不但坚持在当地开展反抗外来侵略和统治的斗争,而且,还积极参与和配合内地开展革命斗争。 辛亥革命时期,香港是革命活动的一个重要基地。孙中山先生曾在香港读中学两年、大学五年,并在港建立了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革命党人以香港为基地,发动过多次推翻清朝专制统治的武装起义。从1895年香港的兴中会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的16年间,孙中山先生直接策划的南方十次武装起义,就有六次是以香港为基地筹备的。他们在香港购买和自制军火,然后秘密运往广州等起义地点。香港同胞也积极参与这些革命活动,并从财力物力上慷慨捐助,使武装起义得以如期举行。 香港同胞更大规模地参与内地的反帝革命斗争,则要数20年代的省港大罢工。1925年5月30日,英国巡捕在上海开枪打死了13名游行群众,伤者不计其数,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五卅惨案”。英帝国主义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北京、南京、汉口、青岛、天津、长沙、重庆等地人民,纷纷举行游行示威和罢工、罢市等斗争。6月2日,广州举行有一万多人参加的援助沪案示威大会。6月1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设立了省港罢工委员会临时办事处,并发表了《为“五卅”惨案致香港各工团》的信件,号召各工团“立即通令全体工友一致罢工,以制帝国主义者于死命”,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香港工人积极响应,经过周密的准备,香港工人发表罢工宣言:“誓与帝国主义决一死战”,并向港英当局提出争取政治权利、法律平等、劳工法保护和改善生活等六项要求。6月19日,震撼全世界的省港工人大罢工终于爆发。6月23日,省港罢工工人和广州工、农、兵、学、商等各界人士约十万人集会,通过了包括收回海关、收回租界、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等在内的决议案,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经过沙面租界对面的沙基时,在沙基西桥的英军以及停泊在白鹅潭和沙基口的英、法、葡等国的军舰突然向游行群众开枪、开炮,当场打死52人,重伤170多人,轻伤无数,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沙基惨案”。帝国主义的血腥暴行更激起了中国人民反帝决心,省港罢工规模更加扩大了。6月26日,省港罢工工人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并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工委员会”,领导罢工斗争。短短的15天内,香港就有25万工人加入了罢工行列,并有数万工人离港返省。香港一夜之间变成了“死港”、“臭港”,再一次陷于瘫痪状态。省港工人的大规模罢工斗争,给港英当局以沉重的打击。据当时的估计,香港在这场罢工中的经济损失每天就达400万港元。各行各业也备受冲击,并导致股市暴跌、货币贬值,港英当局的财政收入也出现了赤字。当时的《伦敦邮报》不得不承认“1925年英国尊严之堕落,实为中英通商二百年来所未有”。省港大罢工不仅给英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还支援了东征、北伐,推动了当时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 近代香港同胞反抗外来侵略和统治的斗争历程表明,香港同胞的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对祖国命运的关怀、敢于抵御外侮、争取民族解放、救亡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弘扬,他们无愧于炎黄子孙。他们的爱国主义光辉业绩,永彪史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