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毛泽东与东北解放战争(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松辽学刊:社科版》 张庆峰 参加讨论

二、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及其贯彻执行,是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妄图独占东北的军事进攻,赢得东北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坚实基础
    1945年11月后,东北形势发生了不利于我的骤变。一是大批蒋军开进东北,先是两个军,后又增加到五个军,从而形成了敌强我弱的局面。二是我在东北的部队虽然发展很快,但未能整训,新到的主力又非常疲劳,情况也不熟悉。因此,不能进行决战以阻止蒋军进入东北。三是国民党向苏联发动外交攻势,迫使苏将中长路沿线各大城市交其“接收”。在这种情况下,我原计划控制整个东北,特别是一切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已不可能,而且将面临着严重的斗争。因此,党中央及时提出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方针,把工作重心放在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中央要求东北局应迅速在东满、北满、南满建立巩固的基础,并加强热河、冀东的工作。此后,中央又多次发出指示,进一步指出在中长路两侧深远后方,建立巩固根据地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12月24日(毛泽东在休养),刘少奇针对东北工作部署中存在的问题,电示中共中央东北局说:“你们屁股坐在大城市附近,背靠有很多土匪的乡村,如果顽军一旦控制大城市,你们在城市附近不能立足时,主力以致全局就不得不陷于被动。”又说:“你们今天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可靠的根据地,站稳脚跟。”③刘少奇还指示东北局,应“把屁股坐在东满、北满、西满等可靠地区,去建立根据地,而不使全局陷入被动。”④
    中共中央给东北局的这些指示,是完全正确的。12月28日,毛泽东又为中央起草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重申了刘少奇主持中央工作时所作的部署,全面地阐述了建立东北根据地的问题。指出“我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是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并且强调指出“在1946年一年内,必须完成初步的可靠的创建工作,否则,我们就有可能站不住脚。”⑤毛泽东还指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地区,是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我党在东北的工作重心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的内容是发动人民进行清算汉奸的斗争,是减租和增加工资运动,是生产运动。”“在这些斗争中,组织各种群众团体,建立党的核心,建立群众的武装和人民的政权,把群众斗争从经济斗争迅速提高到政治斗争,参加根据地的建设。”⑥毛泽东还着重指出,在军队建设方面,应“迅速在西满、东满、北满、划分军区和军分区,将军队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军。将正规军的相当部分,分散到各军分区去,从事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建立政权,组织游击队、民兵和自卫军,以便稳固地方,配合野战军,粉碎国民党的进攻。”⑦
    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和《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精神,我党我军在东北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艰苦、激烈而又复杂的斗争:
    从谈判斗争来说,我们党同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与和平谈判两手交替使用的反动方针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一方面不放过每一个机会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在谈判中揭露国民党蒋介石的阴谋;另一方面,坚决给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以狠狠的打击。总之,就是打打谈谈、边打边谈。
    从军事斗争来说,我军主要是抓住战机,及时地给敌人以杀伤。先后进行了秀水河子战斗,本溪保卫战,鞍(山)海(城)战役等,尤其是最有名的四平保卫战,共持续一个月之久,毙伤敌万余人。这些战役和战斗严重地打击了东北敌军初期进攻的疯狂气焰,阻止了国民党反动派以军事独占东北的狂妄企图,对我巩固东满、北满广大地区,争取时间,创造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东北我党我军更大力地开展了建立根据地的工作,深入中长路两侧的广大农村和各县、市,发动群众,消灭土匪,清算汉奸,减租减息,分配汉奸土地,发展人民自卫武装,建立民主政权,发展生产,改善职工待遇等;并派出部队深入敌后,开展激击战争,使我在东北广大农村,特别是北满、东满,建立了长期坚持斗争的有利的战斗基地。
    东北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在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艰苦建设和勇敢斗争,使根据地得到了充分巩固和发展,人民武装力量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到1946年11月,东北民主联军已发展约36万余人,还建立起了以炮兵为重点的特种兵。特别是经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之后,东北战局发生了根本改变。从此敌人被迫由攻势转为守势,我军则由战略防御迅速转入了战略反攻。
    三、党中央和毛泽东把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方向确立在东北的战略决策和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是东北解放战争速战速胜和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重要保证。
    东北战局的转变,为我转入战略反攻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我东北全体军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对敌发动了连续大规模反攻:1947年5月13日至7月1日,向敌发动了夏季攻势,一举歼敌8.2万余人,收复和一度攻克城镇42座,将敌完全压缩于中长及北宁路之少数据点上,并打通了我南北满的联系;1947年9月14日至11月5日,向敌发动了秋季攻势,一举歼敌6.9万余人,收复和一度攻克城市15座,使吉、长之敌完全孤立,沈、锦、营之敌龟缩于狭小地区;1947年12月15日至1948年3月15日,向敌发动了冬季攻势,一举歼敌15.64万余人,收复城市17座,使长、沈、锦之敌完全孤立,为彻底消灭东北之敌和解放东北全境,赢得了极其有利的形势。
    1948年秋,全国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的阶段。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全面分析了全国各战场的形势,对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作了细致地研究,毅然决定把战略决战的方向确立在东北。当时,东北战场我有主力部队70万人,地方部队30万人。敌军只有正规军48万人,非正规军7万人,是军力超过敌人的唯一战场。敌人孤立地固守于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地区,态势突出,地区狭小,补给困难。蒋介石正在制订“撤退东北,确保华中”的计划,但又举棋不定。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毅然决定战略决战从东北开始,这就将战略决战的初战胜利放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之上了;同时,首先消灭东北敌军,既可粉碎敌人的战略收宿企图,又可使东北我军及时转入关内作战;还可利用东北工业支援全国战争,极有利于全国战局的发展。
    为了就地全歼东北之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于9、10月间发出了《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等电报,明确指出,我军主攻方向应指向北宁线,“歼灭锦州至唐山一线之敌,并攻克锦州、榆关、唐山诸点”,“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沈阳、长春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提出的南下北宁线,封闭敌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方针,是东北战场作战的唯一正确作战方针。北宁线上的锦州是东北敌军通向关内的咽喉,北宁线上的战略要点,打下锦州,我们就控制了北宁线,切断了东北、华北敌军之间的联系,使东北敌人失去了陆上唯一的退路和赖以生存的补给线,对东北敌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置东北敌军于死地。因此,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要求东北我军必须把“中心注意力”放在锦州作战方面,只要攻克了锦州,“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⑨这是全战役的关键。
    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东北我军在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率领下,集中了主力12个纵队、1个炮兵纵队,连同独立师共53个师70余万人,在东北广大人民的热烈支援下,在北起长春、南至唐山的绵长战线上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辽沈战役。整个战役分为三个阶段:1948年9月12日至10月18日,攻克锦州,解放长春为第一阶段;10月19日至28日,辽西会战,围歼廖耀湘兵团为第二阶段;10月29日至11月2日,歼灭沈阳、营口之敌,解放东北全境为第三阶段。全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前后历时52天,歼敌1个总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共47.2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的胜利,加上我军其他战场上秋季攻势的胜利,使全国军事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即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量上早已占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东北全境的解放,不仅使近百万东北解放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后备队,而且使解放战争获得了一个巩固的、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战略后方,并积累了进行大规模歼灭战的丰富经验,为以后解放平津、华北,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综上史实充分说明,东北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党中央和毛泽东英明正确领导的伟大胜利,是毛泽东思想以及它所武装起来的东北人民英勇斗争的伟大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战略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伟大胜利。
    注释:
    ①《党史资料通讯》1982年第22期第7页。
    ②③④《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72、374、375页。
    ⑤⑥⑦⑧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179、1180、1182、1335、133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