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平定北汉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浩学历史网 参加讨论

    太平兴国四年(979)五月,宋太宗赵光义亲临太原城下,督诸将四面攻城,北汉主刘继元在孤城无援、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被迫奉表出降,北汉灭亡。五代十国的长期分裂割据局面自此结束。早在宋太祖在位时,就曾三次攻打北汉,但北汉刘氏政权仰仗辽兵相助,久攻不克。赵光义继位一,经过充分准备,再次攻汉。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宋太宗派大将潘美等分路出兵,围攻太原。其后,太宗又亲赴前线督师。在白马岭一战中,辽军统帅塔尔不顾耶律沙所劝,仓猝出战,辽军损失惨重,其后,宋军连克孟县、隆州、岚州,翦除太原附近的羽翼,太原城成了孤城一座。北汉外绝援军,内乏粮草,军心动摇。五月,刘继元投降北宋,北汉遂平,宋朝得到了10州40县。
    宋瓦市勾栏流行
    瓦市是宋代大城市里娱乐场所的集中地,又叫瓦舍、瓦肆。勾栏是宋、元时戏曲及其他伎艺在城市中的主要演出场所,相当于露天剧场,也叫勾阑。瓦市勾栏的出现,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使戏剧及新兴文艺有了固定的演出阵地。北宋时的瓦市内设酒家,与青楼妓馆连属,百行麇集。汴京(今开封)内瓦市里演出杂剧及讲史、诸宫调、傀儡戏、影戏及杂技等各种伎艺,可容纳观众数千人。勾栏内设有戏台和看棚。每日清晨,人们纷纷聚集到“瓦子”中观看各类表演,直到黄昏才渐渐散去。“瓦子”取意于“来时瓦合,去时瓦散”,指易聚易散。瓦舍勾栏使戏剧与其他伎艺集于一地,促进了戏剧的形成发展,是戏剧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宋代的炊具
    宋代的炊具与前代不同之处,表现在炉灶的进步上。民间的日用炉灶,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低矮的陶灶,烧火人用吹火棍进气。第二种是砖砌的灶。第三种是风炉,炉身周围通风。南宋临安府的巷陌街市上,经常有修灶或泥灶的工匠,还有专卖泥风炉和小缸灶儿的店铺。除此之外,从北宋开始,北方的居民普遍使用石炭(煤)作为燃料,煤的火力足和燃烧时间长,所以改用了一种炉膛较小的炉灶。北宋的一块画像砖上,绘刻一位高髻妇女,腰缠围裙,挽袖,正站在一张方桌前剖鱼。桌前安放一只方形火炉,炉火熊熊,上置一只双耳铁锅,锅中的水或油正在沸腾。火炉支撑在一个方形铁架正中,炉膛较小,显然这是一种新型的烧煤炉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