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黄洋界保卫战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百度百科 参加讨论

黄洋界保卫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次战斗。黄洋界位于井冈山北面,海拔1300多米,雄峰耸立,陡不可攀,是井冈山的险要哨口之一。
    1事件回顾
    中文名称: 黄洋界保卫战
    发生时间: 1928年8月30日
    发生地点: 江西省宁冈县境的黄洋界哨口
    1928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主力在湘南行动受挫后转移到桂东。红4军前委书记毛泽东率领第31团第3营由井冈山赴桂东接应主力,第32团和第31团第1营留守井冈山。8月中旬,国民党湘军和赣军共5个团,准备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会剿”。红4军第31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等得悉敌人即将进攻的情况,根据毛泽东坚守井冈山的指示,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的支援下,组织部队利用山险,设置竹钉,构筑工事,进行作战准备,等待主力回师,共同粉碎国民党军的“会剿”。下旬,国民党军趁红4军主力在湘南欲归未归之际,对井冈山根据地发起第二次“会剿”。30日晨,湘军第8军2个团由酃县(今炎陵)出发,在赣军一部的策应下,向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发起进攻。黄洋界位于井冈山主峰北面,扼山险要道,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红军第31团第1营2个连凭险据守,连续打退湘军多次猛烈攻击。下午,正当湘军重新组织进攻时,红军以仅有的1门刚修复的迫击炮,轰击其在源头的后续部队。湘军误以为红4军主力回山,惧怕被歼,当夜撤回酃县。赣军闻讯后,亦停止策应湘军的行动。黄洋界战斗的胜利,为红4军主力回师井冈山,打破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创造了条件。黄洋界保卫战时,毛泽东正在向井冈山回军途中。这次战斗并非毛泽东直接指挥的。毛泽东率部下井冈山后,于1928年8月23日在桂东与朱德、陈毅所率队伍会合,并于1928年9月上旬回到位于井冈山南麓的黄坳。
    2主席题诗
    在此前后,毛泽东获悉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喜讯,诗兴骤起,欣然命笔,写下了具有重要的军事、政治和历史意义的史诗《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3纪念碑
    “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在江西黄洋界哨口,立于1977年。
    1928年8月底,敌人乘毛泽东率部前往湘南迎还红军大队,井冈山守山兵力空虚之际,纠集了四个团的兵力,妄图乘虚而入,一举攻下黄洋界。当时,我守山军民只有两个连的兵力,在当地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凭险抵抗,打退了敌人的进犯,取得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为了纪念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1960年10月,井冈山人民在黄洋界建造了一座纪念碑,木质结构。1965年冬,井冈山管理局在木质碑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纪念碑,碑的正面是毛泽东手书《西江月 井冈山》;背面是朱德题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文革”期间,由于朱德受到批判攻击,这座碑被炸毁,在碑的原址上又新建了一座“火炬亭”,上面是林彪写的“黄洋界”三个字。
    1977年,为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炸毁了的“火炬亭”,重新竖起了原来的钢筋水泥纪念碑,同时在竖碑的前面增建了一个横碑,横碑的正面是毛泽东手书的《西江月 井冈山》;背面是朱德手书的“黄洋界”三个大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