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2)
二、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洋务运动是目的、道路、内容和做法都完全不同的运动 如前所述,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推动和领导这次运动的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了的下级武士,反对幕府的统治,希望实行对自己有利的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以农民为主体的下层人民群众也以要求社会改革为口号,投入了反对幕府的斗争,这就是说,日本的维新运动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改变日本原有社会的要求,无论从明治维新运动的上层领导者看,还是从投入运动的广大基层群众看,他们掀起那场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对旧社会进行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改革,而不是为了保留和完善原有的社会制度。 中国的洋务运动则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推动这次运动的是手握清朝皇帝赐予的各种实权的朝廷重臣。他们对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不但没有任何怀疑,而且认为这种制度比西方人的制度好得多;他们之所以要推动一场洋务运动,是因为这“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的制度受到了西人的“坚船利炮”和“潜师洋法”的不肖之徒(农民起义军)的内外威胁,而中国“独火器万不能及”(《李鸿章传》第112页)西人,所以他们才上下奔走,推动洋务运动,“取西洋人之长技,以成中国人之长技”。(《李鸿章传》第113页)对外以御辱,对内以镇压那些“潜师洋法”的农民起义军。可见,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原有的他们认为“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的封建社会制度,维护和延续满清王朝的统治。 日本的明治维新走的是一条先夺取政权,建立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政权,然后用政权的力量推动改革的道路。 1858-1868年之间,日本社会出现了和中国社会当时差不多的情况,内忧外患接踵而来,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日本的国门,要把日本变为他们的殖民地,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各阶层反对幕府统治的斗争此起彼伏,革命的客观条件成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了的下级武士改革派以力量比较强的长州藩、萨摩藩和士佐藩为首,联合了部分王室公卿,商人和部分封建领主,利用人民反抗幕府的力量,与德川幕府进行了反复多次的斗争,终于在1868年前后建立和巩固了立宪君主制的明治天皇政府。明治政府成立后,就开始了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自上而下的进行了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使日本逐步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富国强兵之路。 中国的洋务派官僚,由于其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原有的社会制度,巩固满清政府的统治,因此他们压根儿就没想,也不可能去想要夺取政权,因为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王朝维护的正是洋务派官僚认为的那“远出西人之上”的制度,虽然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当时还没认识到“取西人之长技以为中国人之长技”的重要性,但只要这些洋务派大员反复上书言明,皇帝迟早是会恩准的。事实上洋务派官吏,李鸿章、曾国藩也好,奕、文祥也好,都无不是通过反复上书皇帝而取得最高统治者的恩准才推行他们的洋务运动的。虽然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都是自上而下搞的,但这里的上与上已经不同,一个是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明治政府,一个是顽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腐朽没落的满清政府。而推动变革的原因,一个是要改造原有社会,一个则是要维护原有社会。 就改革的内容而言,明治维新运动与洋务运动也明显不同,尽管人们可以因为他们都从创办军事工业开始而认为其相似,但明治维新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运动,它涉及了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而洋务运动却仅仅是一场引进先进技术的运动。 在日本,1868年3月,天皇政府以天皇的名义宣布了《五条誓文》,表达了地主资产阶级实现日本社会现代化的意向。1868年4月又公布了《政体书》确定了立宪君主制的政体。此后又通过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进行了军事改革和警察治安制度的改革。通过“奉还版籍”和“废藩设县”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完成了建立现代资产阶级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任务。同时明治政府通过颁布“征兵令”和实行“秩禄处分”等措施把旧有的剥削者转变成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式地主。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1889年日本颁布宪法,1890年日本开设国会,从而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君主立宪的国家制度,完成了政治领域的改革。 在经济领域,明治政府首先改革了土地制度,1870年明治政府提出了田租改革方案,解除了幕府规定的土地永世不得买卖的禁令,实行了新的有利于明治政府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货币地租制度。在工商业方面,明治政府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直接扶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措施,成立了国家银行,创办了国营企业,扶植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使日本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在科学教育领域,明治政府派出100人以上规模的大型考察团,历时两年认真考察了欧美各国,从而确定了教育兴国的方针,把教育改革做为各项改革的一个根本环节。为提高国民知识水准,培养科技指导人才,迅速掌握欧美先进科学技术,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日本先后实行了三年、四年、六年的免费义务教育。同时以科学技术与实业相结合为总目标,大力兴办中等和高等综合技术教育,培养了大批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技术人才。 尽管明治维新运动的内容还涉及其他方面,但仅就上述,我们就可以借以和中国的洋务运动做一比较。中国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创办军事工业和官督商办的民用工业,训练新式海军和陆军,创办新式学校和派人出国留学。由于洋务运动是一场以在原封不动地保留原有政治制度基础之上的单纯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运动,因此它不能称为一次革命和维新运动。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