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近年来史学理论研讨的几个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浙江社会科学》 王渊明 参加讨论

80年代以来的十几年,是我国史学界史学理论研究最为活跃的时期。本文试图对80年代中后期以来史学理论研讨的某些热点问题作一鸟瞰式的回顾。
    一、历史规律与历史主体
    唯物史观的创始人既强调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进程",又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偏差。80年代中后期以来,出于理论上纠偏和现实历史创造活动实践的需要,史学理论界加强了对历史主体作用的研讨,力求辩证地理解历史规律与历史主体作用的关系。
    (一)历史决定论问题
    是否承认历史规律,如何理解历史规律,是与对历史决定论的态度和理解密切相关的。
    1.唯物史观是不是历史决定论,要不要坚持历史决定论。
    一种观点认为,唯物史观是一种历史决定论,要坚持历史决定论。放弃历史决定论意味着放弃历史规律及历史必然性观念,会走向唯心主义。
    也有论者提出,要超越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两极对立。但后来又申明这里的决定论指"完全的决定论",如果不在"完全的决定论"意义上使用决定论概念,历史唯物论也是决定论。
    在这一问题上,大多数学者理论探索的思路是如何在历史决定论中体现出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不少人提出,唯物史观不仅正确指出了人类活动被制约的方面,而且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活动所具有的能够创造条件从而冲破某一特定限制的自我决定能力。它既是历史决定论,又是历史选择论,或历史抉择论。
    2.对历史决定性的理解。
    粗略地归纳,有以下一些观点,但学术界的解释决不限于这几种:
    (a)历史决定性与现实决定性。历史决定性指人们的历史活动要受到前人创造的、被继承下来的历史条件的制约,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这种条件。人们只能在既定的历史前提下创造这种前提所允许创造的历史。现实的决定性尤其体现于社会决定性,既人们的历史活动要受到人们相互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
    (b)经济决定性,或生产力决定性。认为人们的历史活动要受到多种制约, 如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归根到底,经济因素,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力量。
    (c)认为唯物史观的科学的历史决定论实际上是把比生产力更深一个层次的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视为最终决定社会历史进程的终极原因,并认为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现实的人,必然在各自所处的特别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的多种因素制约下,能动地产生出从低级向高级推进、并以全人类获得彻底解放为共同目标的、多种多样的必然历史进程的决定论。
    (d)人们的历史活动要受到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状况和作为主体实践活动结果的客体化、物化关系(如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制约。这种物化关系既包括当代人,又包括前人实践活动的结果。历史的客观决定性与主体能动性体现于历史主体的客体化和历史客体的主体化的辩证统一之中。
    3.历史决定论的形式。
    对历史决定论的传统理解,往往多限于因果必然性方面。近年来有的论者指出,就迄今人们的认识能力而言,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三种历史决定论,即因果决定论、统计决定论和系统决定论。因果决定论揭示了确定对象的必然联系,统计决定论揭示的是大量随机的、非确定的对象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必然联系,系统决定论则既从宏观又从微观、既从静态解剖结构又从动态发展机制、既从必然性又从偶然性等方面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演化规律。这三种历史决定论是伴随着人们对社会现家认识的深化,从认识单个事物到历史现象群、再到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升华而依次产生的三种认识形式。三种历史决定论是互补的认识形式。
    (二)历史主体研究
    在历史进程中人的主体性、自主能动性的理论探讨,是80年代后期以来史学理论界研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学术理论界在这一问题上提出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思想见解。
    1.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与"自然历史进程"的辩证统一。"历史是人一一和一一环境",这个联词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基石。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一个双向过程: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归根到底是人创造环境。从历史的主体看,人类历史是通过劳动的自我确证(人的生命活动本身就是自己的自觉意识和自由意志的对象)的故事;从历史的客体看,人类历史是主体一一主体关系物化的过程,这种物化表现为客观规律。通过历史过程本身创造出来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是同一条件的不同形式。
    2.人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在历史发展中,只有人才是历史演进的唯一能动主体,历史主体的活动在社会基本矛盾系统中具有中枢的地位和作用。历史主体的历史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历史主体的活动具有极大的偶然性、随机性、目的性和选择性。
    3.人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最高尺度。历史是由人创造的,是人们为自己而创造的。考察和评价历史进步的最高标准是人的解放,而不是生产力或其他别的什么。不论生产力如何重要,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而言,终究是手段,不是目的。
    4.要具体地理解人的主体能动性。有的论者指出,在近几年的理论讨论中,人们一再强调人的自主性和主体能动性,强调历史无非是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强调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内在包含着的价值取向。这些思想都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只是抽象地空谈这些思维原则,而不是具体地分析现实的人在具体历史中的活动方式,将会不自觉地滑向非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不能从人的共性特征中抽象地把握人的主体能动性,而应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中经验地把握具体的人的能动性。
    (三)历史规律问题
    历史规律问题的探讨长期以来一直为学术界所重视,近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兴趣丝毫没有减退。近年来以下两种观点或得到较好广泛的赞同,或引起人们的关注。
    1、 历史规律是历史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时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恒定的联系方式。从客体方面讲,规律提供的是一种客观的可能性空间,或称"规律域"。一方面,这种可能性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其极限就规律约束性的表现,这种极限即"阈值"。另一方面,规律实现的形式又不是唯一可能的,而是有着可供选择的余地。从主体方面讲,历史规律总是通过人们的选择来实现的,历史规律向人们提供的可能性空间,对主体来说意味着选择的自由度。由于规律阈值的存在,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也正是这种阈值的存在,人们可以能动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规律域既给人类提供了绝对的界限,同时又给人类展示了属人的世界。
    这种对规律的解释,旨在在肯定历史规律的客观、普遍和必然性的同时,又能客纳偶然性和主体性,得到了学术界不少人的赞同。
    2、以往对规律和历史规律的定义,在表述上存在着不明确和模糊的问题。把"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作为规律的基本规定性是不妥的。所谓事物的的规律性,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可重复的一一对应及多一对应的转换关系或概率性重复的变换关系的特性。而人们所说的规律则是对事物的上述规律性的描述和归纳。历史规律则是历史学家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归纳,即对多发出现的、具有相似性的历史现象和过程的描述,以及对导致这些现象和过程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关系的归纳总结。
    这种解释试图突破对规律线性因果必然性的理解,把随机性、不确定性关系纳入规律域。但有的文章批评这种见解,肯定"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规律的基本属性。并指出,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能把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等同于客观规律本身。
    二、史学认识论的有关问题
    史学认识论的有关问题曾长期未能得到史学理论界应有的重视。从80年代、尤其80年代后期以来,这种状况逐渐得到改变,史学认识论的研讨开始活跃起来。1987年至1988年曾出现一度史学认识论研究的热潮。进入90年代代后,这类研究的热度有所降低,但研究并未中断。
    (一)历史认识的客体与主体
    1、历史认识的客体。
    近年来,在历史认识客体的讨论中存在着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a)二重客体论。这种观点认为, 历史认识对象包括两层客体:自在状态的客体(历史本体)和认识论意义上的客体(选择后的历史)。历史认识者无法直接面对自在状态的客体,不能与之建立起直接的对象关系。历史认识者只能在主体选择后的历史中开始历史认识,认识论意义上的客体已加入了主体的介入。有的研究把这二重客体具体表述为历史与史料。
    (b)一重客体论。认为,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看,史料一般只充当史学主体认识历史客体的中介质,不是史学主体要认识的对象,不是史学客体,历史认识的对象不是二重的;未被认识的历史与进入史学研究领域的历史二者之间虽有区别,也有联系,历史学家通过史料所认识的历史过程是从自在状态的历史进程只有一个,而非二重,虽在形式上给人以二重的假象,其实在内容上是一体的。
    2、历史认识的主体性。
    多数论者都承认了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从不同的质度阐述了历史的主体特征。
    (a)历史认识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史学家主体的一种能动活动。有的论者指出:历史不应当仅仅是对过去的客观描述,历史更应该是对过去的反思。历史学家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当代人,他们研究过去时代的历史,同时也在参与创造当代的历史。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不可能不掺进当代的意识。不少学者都认为,历史认识是一种"主体重构"活动,是主体从现实生活的兴趣与需要出发对历史客体能动的再行构筑。历史认识活动要以史料作为中介,而史料已是主体加工的产物,历史认识大都经历至少两次以上主体重构。
    (b)历史认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带有鲜明的主体特征。 有些论者指出:主体性是构成制约历史认识缘起、过程和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历史学家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是主体意识结构同外间刺激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成果,是不同的主体意识结构的产物。史家学的哲学观点、政治立场、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情感、性格气质,都是构成主体意识结构的基本因素。
    (二)历史认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有的论者指出,关于过去的客观知识只能通过研究者的主观经验获得。这表明历史认识的结果对认识主体有很大的依赖性。由于历史科学的特性,历史学家的主观因素必然影响他的认识结果,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但因此并不必然导致对历史客观性的否定。历史认识中主观性与客观性是辩证的统一,不可偏执一端。
    历史认识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统一,是大多数论者的共识。怎样来界定这种认识的特点呢?有的论者认为,历史认识是一种相对性认识。因为历史认识对象与其他科学对象相比,具有突出的自主选择性、非重复性和非直观性;历史认识主体处于历史联系的总过程中,对历史客体的认识受许多条件的限制;历史认识结果具有非终极性和非直接实践性特点。
    还有的论者指出,历史认识是一种模糊性认识。因为客观历史本身的特点使历史研究很难获得准确无误的清晰之见,历史认识和凭借的中介质史料都具有强烈的主体特征,历史研究的手段之一是模糊思维。但不能因历史认识的模糊性而怀疑历史学的科学性和历史认识的可能性。
    (三)历史认识过程的特点
    一种观点认为,史学研究的认识过程,可以概括为一个"实事就是"的过程,即从事中求实,从实中求是。
    另一种观点认为,历史认识过程是"主体重构"的过程。
    实际上有两种"主体重构"理论。一种是以新黑格尔主义历史哲学家克罗齐、柯林伍德等人代表的高度强化史学主体、以史学主体吞吃史学客体的主体重构理论;另一种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建立在承认归根到底是史学客体(客观历史)决定史学主体、史学主体能动构造史学客体、创造并反映史学客体的主体重构理论。国内论者的主体重构理论多为后者。他们承认,历史学家在重构历史的进程中必须运用创造性思维,必须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志趣和需要,首先创造自己的主体,重构自己的心灵。但重构历史必须依靠历史资料作为凭据,将史学家心外的客观历史内容经过主体的鉴别、筛选、整合,提升而转化为历史学家心中的历史知识。历史认识是史学家能动地、创造性地再造与反映客观历史的过程,主体的重构归根到底要取决于历史客体。
    三、西方史学的研究评估
    80年代,伴随国家的改革开放,史学界对西方史学介绍引进和研究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景象。总体上看,80年代末以前国内对西方史学理论的研究以介绍摄取为主。80年代下半叶,西方史学界本身对西方新史学评估的讨论趋向活跃,这种新动向影响了国内史学理论界,国内史学界对西方史学研究也在逐渐深化,加之受到国内政治和思想理论发展形势的影响,1989年后对西方史学的总体性研究评估加强了。
    (一)80年代西方史学发展新趋势的研究
    自7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史学的发展开始显露出一些重大的方向性变化,这些变化被称为"叙事史的复兴"。"叙事史的复兴"是因何发生的?"新叙事史"与西方新史学的关系如何?对这些问题,国内史学工作者工作了一些分析探讨,
    关于"叙事史复兴"的原因,论者的观点颇为一致,大都认为来自西方新史学内部的弊端,新史学的弊端往往同它的长处混在一起,伴随新史学的发展,内部的弊端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
    新史学弊端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讲,在于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能不能存在的问题,西方新史学通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科接近并引进其理论于方法而使史学科学化,但对保持和发扬史学本身特点的问题有所忽视,使史学本身失去特征,有被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吞没的危险。史学失去了自身的特征,也使它很难发挥它应有的社会功能,脱离了社会、脱离了公众。
    多数研究认为,以"叙事史复兴"为特征的80年代西方史学发展的新变化,并不是简单的传统史学的复归,新叙事史与传统的叙事史有本质上的差别。这是一种新的变化,提出了新问题,探索了新方法,寻找了新动力,是新史学与传统史学不同模式相互补充的结果,是新史学的发展。
    "新叙事史"能否有效地克服新史学的弊端,而不致走向另一极端?大多数研究者在承认新叙事史在矫正新史学弊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有其合理的健康的因素的同时,也对它带来的一些新问题表示了关注和担忧。有的论者指出:新叙事史虽然旨在纠正前段史学科学化过程中出现的极端化偏向,它却在纠正一种偏向的同时,走向了另一种偏向,不少研究都注意到了在新叙事史中隐藏着一股主观主义、非理性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潜流,并有成为主要倾向的趋势,新叙事史能否成功,关键看新叙事史家有无能力弥合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趋向间的差距,将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而不是简单地用人本主义来替代科学主义。但当代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历史观大多是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难于辩证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当代西方史学思想仍处于困感之中。
    (二)当代西方史学的总体评估
    80年代,国内学者对西方史学理论已作了大量具体的、微观的研究。进入90年代后,人们开始试图从总体上把握、分析和评估当代西方史学。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50年代中期以后,欧美史学发展的重要特点是进步倾向日益加强,进步历史学家和史学源别在这些国家历史科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学中的影响也大大加强了。战后西方史学的基本趋势是脱离旧的史学模式而走向探索和变革。这一趋势主要表现为历史科学中进步倾向的加强,历史研究领域的扩大、理论历史科学的发展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兴起。
    另一种观点认为,本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史学有了许多进步,在使史学向历史科学迈进的道路上跨出了一些可喜的步子。但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史学也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在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当代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史学流派往往或具有人本主义、或具有科学主义的倾向。他们虽在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各都提出了许多合理的思想,但又各走极端,失之片面,陷入误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代西方大多数史学家处在所谓"中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上,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学术环境使他们中的多数人不可能接受唯物史观。因而,虽然他们也曾向正确的方向努力论但却往往最后都陷入困境乃至误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